永远天真回到自然
原标题:永远天真回到自然
本报综合 6月14日,黄永玉先生子女黄黑蛮、黄黑妮、李洁琴携孙黄香、黄田发布声明,黄永玉因病于2023年6月13日3时43分离去。黄永玉子女将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大多数人对于黄永玉的印象停留在“老顽童”上,有人说,黄永玉是最接近“00后”的“00后”,“斜杠青年”就是他的写照——国画、油画、版画、漫画、木刻、雕塑样样精通,写起诗歌和小说来更是充满智慧和幽默……他的一生诠释着“传奇”二字。
每到一个地方都带着纸笔
黄永玉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8月9日出生于常德,祖籍为湖南省凤凰县城。曾任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现当代中国文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家。
木刻、绘画、文学,黄永玉样样精通,写起诗歌和小说来,他更是充满智慧和幽默。黄永玉的一生诠释着“传奇”二字。12岁,离开湘西老家,来到福建的集美中学读初中;14岁,他开始发表作品;23岁,成为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理事;28岁,成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32岁,创作出中国版画经典之作《阿诗玛》;56岁,创作中国生肖邮票开山之作——庚申年猴票。
黄永玉对画画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黄黑蛮说,黄永玉每到一个地方都带着纸笔,看到什么都要画下来。晚年的黄永玉依旧执着于画画,他说:“女儿有时为了我的健康不让我画画,一般来讲,我少不了要画画。”黄永玉在80岁、90岁时都曾办过画展。他说:“拿着自己认为使尽了力气的作品,不要马马虎虎。”
2013年,黄永玉出版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记录了大时代下的人生故事。2021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再添新章《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走读》。这部长篇小说,历经3次动笔,黄永玉90岁时第一部出版。主人公张序子的故事,从1926年一直写到了1949年。
在黄永玉笔下,“张序子是个什么都不像的动物——鸭嘴兽。鸭子嘴巴,水陆两栖,全身毛,卵生,哺乳,最跟生物学家调皮捣蛋就数它了”。而这,正是黄永玉对自己的比喻。“四不像,你说你像什么?知识分子?你够格被称知识分子吗?你读过多少书啊?你说你是工人阶级,更谈不上;军人也不是,什么都不是。”
“对死我是一点也不畏惧”
黄永玉一点也不避讳生死话题。1980年,56岁的黄永玉曾写下过一首诗《假如我活到一百岁》。他在接受访谈时曾透露,当时都不敢想能不能活到2000年。他用笑来对抗生活中的烦恼,甚至包括死亡。“对死我是一点也不畏惧,而且我不希望留下什么骨灰,进什么祠堂,不需要,所以我开玩笑,等我死了之后先胳肢我一下,看我笑不笑。”
这份乐观与豁达也体现在黄永玉的遗嘱中,他表示:“待我离去之后,请将我的遗体进行火化。火化之后,不取回骨灰。任何人和机构,包括我的子女、孙子女及亲朋友好,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取回我的骨灰。我希望我的骨灰作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请所有人尊重我的这个愿望。我离去之后,任何人不得办理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我的家人不得去支持或参加其他人组织的纪念活动。”
志愿者追忆
他是一位热爱故土热爱生活的人
本报长沙讯 得知黄永玉先生逝世的消息时,肖奇正在从长沙回湘西的路上。
“我有点不敢相信。”肖奇说,他和黄老的缘分很巧,可以说,他是因为受黄老的影响,留在了湘西。2010年,肖奇考进吉首大学。在一次路过学校操场时,黄永玉艺术博物馆招聘志愿者的简章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来自邵阳农村,那时候也没接触过艺术,报考吉首大学还是因为沈从文的《边城》,让我对湘西这个地方产生憧憬。了解到黄老有很多作品都是关于湘西的,我也就报名了志愿者。”让肖奇没想到的是,他能顺利通过筛选进入到黄永玉艺术博物馆担任讲解员。
“最开始我只知道他是一位殿堂级的艺术家,可当我读了他很多作品后,我发现他是一位很热爱湘西故土,热爱生活,秉承初心的人。”肖奇说,除了正常的志愿工作外,他私底下会去补课——读黄老的作品,一本接着一本,每当给游客讲解黄老的作品时,他总能联合其创作故事和背景一起讲。
2012年6月,肖奇第一次见到黄老。那一次见面黄老还在他的衣服后背上留下了签名。“那时他好像80多岁了,穿着浅蓝色衬衫,嘴里叼着一个烟斗,笑呵呵的,见谁都会亲切地问好,和我想象中的没什么区别。”
“很可惜,那件衣服后来找不到了。”肖奇说,志愿者工作满年限后,每年他还是会抽空去看看。
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内的一个碑上刻着一首黄老的诗:我画画,让人民高兴;用诗,射击和讴歌,用肩膀,承受苦难,用双脚,走遍江湖,用双手,拥抱朋友,用两眼,嘲笑和表示爱情,用两耳,谛听世界的声音,我的血是O型,谁要拿去!它对谁都合适。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它是您的。
肖奇对这首诗印象深刻,每每读的时候,他都能感受到黄老对湘西的爱。“我很爱我的故乡,我也很爱湘西,我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爱这里的每一处风景,爱这里的每一个人。这些都是黄老告诉我的。”肖奇说,黄老的故事和作品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也鼓励着他前行。大学毕业后,肖奇选择在湘西扎根,不仅收获了爱情,还有了美满的家庭。“黄老曾说,别人生气是他的事,不要管,要自己快乐。”
记者王茶茶
编辑追忆
用“鬼才”“怪才”来形容黄永玉先生失之偏颇
本报长沙讯 6月14日下午,得知黄永玉先生去世的消息,左汉中很震惊也很难过。他翻出十年前跟黄永玉的合影,拼出九宫格发朋友圈悼念。
作为《黄永玉全集》的执行主编,左汉中在2010年至2013年三年多时间里,曾不下10次到黄永玉在北京的居所“万荷堂”。那是他受益匪浅的一段时日,他说他不仅被黄永玉的作品折服,更觉他的个性魅力令其终身受益。
随着左汉中频繁深入地跟黄永玉交流,他发现,黄永玉会认真地做每一件事情,创作非常细腻。“比如创作木刻画《春潮》,海浪是黄老用棉被堆起来,再用手指头在上面戳出许多坑坑洼洼,依着上面起伏的规律,画出海浪的结构。还有那根拴飞镖的绳子,是黄老用一根针线一次一次丢出去,最后选了一个满意的样子。就连那个投飞镖的人都有确切的人物原型。勤奋、用心和讲究,让他的成名顺理成章。又比如,黄老在万荷堂养了一大池的荷花,年年夏种冬收,只为画荷。”他还发现,生活中的黄永玉也很细腻。他记得黄永玉4次到湖南美术出版社,印象最深的是2013年11月30日,“我的文学行当——黄永玉作品展”在长沙美仑美术馆开展,黄永玉出席媒体见面会、展览开幕式、签售会,随行接机的摄像记者一边拍一边后退,黄永玉看到其后有玻璃门,很细心地提醒“小心碰到玻璃门”。
除了在工作上的往来,左汉中跟黄永玉还有不错的私交。2019年,左汉中的“四季花开——左汉中艺术展”上,黄永玉为他题字,还专门给他写信,信的开头称呼是非常亲切的“汉中弟”。“他那么大年纪,为我题字为我写信,我非常感动。”左汉中说,“与他相处久了,更愿意说他是一个幽默可爱、可亲可敬的老头。”
与黄永玉有交集的日子,左汉中越发觉得世人对黄永玉的评价并不客观。因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人们对黄永玉的评价或以鬼才、怪才、通才冠之,或以狂人、真人、奇人相称。左汉中觉得这位世纪文化老人,无论在艺术创作还是人格魅力上,早已不适合用这样的字眼来概括。“他人生阅历那么丰富,这些词太不客观了,但要准确地描述黄永玉其人,却又十分不易。”左汉中从自己编撰的《黄永玉和我们》中找到一段对他的评价:“他是一位有着卓越才华和无穷创造力的艺术家和文学家;他还是一位充满智慧和独立创意的设计家;他是一位旷达睿智、幽默感性又才情满怀的哲人;他还是一位尊崇于民族,热情于家乡建设和热爱故土的慈善家……”左汉中还在《黄永玉和我们》的序言中写道:他的人生际遇,他的精神世界,就像一杯醇酒散发着令人沉醉的魅力,而他更像一个谜,蕴藏着引人入胜的玄机与奥秘。
记者伍婷婷
声音
江边闲逛的老头帮我改了几笔画
记得大一的时候(2001年夏天),在湘西写生,遇到一位老先生,一人在江边闲逛。讲话很有趣,还主动帮我改了几笔画。那时资讯没现在发达,加之刚进大学,孤陋寡闻,不知老人是谁,以为只是一位退了休的普通大学教授。老人家离开后,路人说你这画值钱了,我不解,忙问为何。路人笑着说,那就是黄永玉啊。我顿觉汗颜。几经辗转,画早就不知去向了。老先生一直自称“90后”,曾以为大师不会老,今却已登极乐,愿老先生一路走好! ——潇湘晨报记者胡旺
后辈追忆
疯狂地度过绚丽的一生
本报长沙讯“他是一个有趣、年轻的老头。”在潇湘晨报原记者向群眼里,黄永玉是一位熟悉的“湘西大伯”。
因为老乡和工作原因,向群与黄永玉有过多次接触,按照当地习俗,他称黄永玉为大伯。1986年,向群第一次到黄永玉凤凰老家拜见他,在房子客厅的左边是他弟弟黄永厚的画,右边堂屋是黄永玉的画,旁边还写了几行字,大意是多少钱一平方尺,“讨价还价,放狗咬之”。让向群惊讶的是,他家中还有两个大冰箱,全部装满了肉和骨头,当时能够购买冰箱的家庭很少。后向黄家人一打听,原来是用来喂狗的,因为黄永玉喜欢养狗。不仅如此,他还养猫、养猴。
头戴贝雷帽、嘴叼大烟斗,这几乎是黄永玉现身公共场合的标志性打扮。2014年5月17日现身北京798“黄永玉的文学行当”专家论坛现场时,细心的人发现“老头儿竟然穿了一条时尚的牛仔裤”。当向群问到怎么会选择穿一条牛仔裤时,黄永玉笑着说:“穿牛仔裤怎么了,我也是‘90后’……”在大家都还在为老头儿的身体担心时,黄永玉的一句话,把现场众多人都逗笑了。
谈及潇湘晨报与黄永玉的渊源,向群想到了2005年4月黄永玉为潇湘晨报“四水立碑”亲笔题写“湘江源”“资水源”“沅水源”“澧水源”4幅作品。“大伯当时在写湘、资、沅、澧四水的书法是十分认真,每条河流都是用不同的字体进行书写。”2008年春节,黄永玉还为潇湘晨报读者题写“福”字……
在向群的印象中,黄永玉用不老的心态,疯狂地度过了他绚丽的人生。
记者陈张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永远天真回到自然
《本巴》:永远的25岁,永远的天真浪漫
陈佩斯:永远不要回到那个不会笑的年代!
悟空在菩提那待了七年,真的啥都没学吗?你太天真了
通过艺术形象“回到常识”
成龙晒合影悼念黄永玉:愿您走好 永远怀念您
不被定义的美 杨天真入驻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
紫牛荐书|人间清醒如何练成?“营销鬼才”杨天真出版新书《通透》
读图|艺术家笔下的宇航员,有孩子的天真和咖啡的香气
回到童年 追到民间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