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非物质文化系列》研讨会召开

原标题:《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非物质文化系列》研讨会召开

南都讯记者谢湘南 6月14日,由深圳出版集团、深圳出版社、中央新影集团发现纪实传媒主办的“赓续非遗文脉 赋能乡村振兴”——《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非物质文化系列》新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丛书主编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对丛书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做了主题发言,强调该丛书的着眼点在非物质文化上,运用生动形象的图文和短视频,多维度立体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分享了后续“物质文化系列”丛书的策划思路,以及对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等热点问题的看法。

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经理、发现纪实传媒董事长池建新表示,发现纪实传媒一直关注传统文化。非遗是一种无形资产,视频记录和图文讲述同样重要。该丛书以“图文+短视频”的融合出版方式,探索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是传统出版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全新产物,对于非遗的保护发展和乡村振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深圳出版社副总编辑许全军介绍了该丛书的出版情况,“非物质文化系列”是“十三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系列丛书的第二辑,获得了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该丛书是深圳出版社在融合出版领域的代表作,其突出特点是打造了以“非物质文化”为切入点的融合出版物。此类图书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村落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丛书由复旦大学张晓虹教授、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经理池建新先生担任主编,总字数约200万字,图片近600幅,短视频80条。从民俗、音乐、美术、技艺等方面展开阐述,分为8册:《中国乡村传统制作工艺与装饰艺术》《中国乡村传统婚丧习俗》《中国乡村传统服饰与习俗》《中国乡村传统游戏与体育》《中国乡村传统岁时民俗与民间信仰》《中国乡村传统饮食与仪式》《中国乡村传统音乐与戏曲》《中国乡村民间神话传说》。

据悉,该系列丛书第一辑“文化区系列”已于2020年出版。第二辑“非物质文化系列”丛书跨越行政区,以地域文化为基础,全面梳理了中国传统村落各种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历程、空间分布、突出特点、代表性项目等,阐述了保护、传承、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活化建议,剖析了典型的活化案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初产生于生产生活实践之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非物质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其多样性、独特性,它们是传统村落场所感形成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和发展,能够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反过来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实现“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的一种重要举措。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十余名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乡村振兴是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该丛书的出版恰逢其时。该丛书从不同地区、不同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村落中的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传承与活化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保护非遗,就是保存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就能留住乡愁载体,传承中华文脉,赋能乡村振兴。

据深圳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汉隆介绍,深圳出版社一直大力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出版,已经形成了一条亮丽的产品线。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下,深圳出版社将继续砥砺奋进,以读者为中心,致力知识服务,奉献更多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非物质文化系列》研讨会召开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第二辑“非物质文化系列”发布
赓续非遗文脉:《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第二辑发布
宁海平调传承发展研讨会召开
纪实文学《抢救非遗》出版
激发文化艺术创新活力 广师大召开粤港澳大湾区艺术研讨会
城市与电影终将交相辉映 电影《长沙夜生活》研讨会长沙召开
电影 《上岸》剧本研讨会在京召开,讲述疍民生活故事
第六届东坡居儋思想文化研讨会开幕
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网址: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非物质文化系列》研讨会召开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9723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