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 | 古文字字义断代研究仍有现实意义
原标题:视域 | 古文字字义断代研究仍有现实意义
▋视域
很多汉字的字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古文字字义断代研究有很现实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更为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的内容。
原文:古文字字义断代研究仍有现实意义
作者 | 日本东京大学博士 黄亚南
图片 |网络
古文字字义断代研究的必要性
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汉字的演变,后人阅读古籍遇到很多困难。清代段玉裁、王念孙等利用音韵学释语源,破假借,成果斐然。正如王念孙所云,学者以声求义,破其所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朱骏声更是直截了当地说不知假借者,不可与读古书。近年来,学者对利用音韵通假的研究,使得这种方法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训诂手段,但滥用通假的流弊也越来越严重,有可能相通假的字的范围变得漫无边际了。而这样漫无节制地谈假借,我们简直可以把一句诗随便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讲。虽然高本汉、王力等学者早就提出滥用假借的问题,但并没有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致这种流弊长期得不到克服。
现在出土的甲金文和竹简帛书,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上古文字的实例,同时为我们克服滥用通假的流弊提供了重要材料。在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汉字的字义随着时代变化而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古字字义的断代研究,即分析论断同一个汉字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字义,不仅可以纠正滥用假借的问题,还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资料。比如,从金文和竹简帛书资料中可以看到,到战国为止,静的字义是平定或者争的意思,而从秦汉以后变成了安静的意思。我们不能用秦汉以后的字义来解释战国以前的静字,也不能用战国以前的字义解释秦汉以后的静字。通过对静字义的断代分析,我们就可以避免释读竹简帛书的一些尴尬和错误。因此,对古文字字义断代研究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静字的字义及变化
静字字义曾经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静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戴家祥主编的《金文大字典》指出,金文静字皆用作人名或宁静之义。用作人名没有歧义,静卣、静簋等器物可证。而宁静之说却是语焉不详。虽然大克鼎有“宁静于猷”一句,但这里的宁静之静是“动之对”的静,即动的反义词吗?
《说文》中“宁,辨积物也”“静,审也”都不是安静的意思。但从金文静字结构来看,是不会有“动之对”的含义的。静字左上是青,右下的构件像两手争夺一物。《甲骨文合集》有很多争字的释文,但徐钟舒在《甲骨文字典》中指出,诸家所释皆不确,被释为争字的字实际上应释为“夬”,所以甲骨文里没有争字。现在的争字最初应该是在秦公簋上可以看到,静字右下的构件被压缩成的紧凑字形,而这个紧凑的字形后来就独立成我们所熟悉的争字。所以,金文的静字右半应该就是争。这样,左青右争所组成的静字应该具有不安静的字义,而很难体现“动之对”的静的意思。而这种组合可引申为秉公执法,终结争斗。字义一如许慎所说的审。段玉裁注指出:“人心审度得宜,一言一事必求理义之必然,则虽緐劳之极而(终)无纷乱,亦曰静。”绕了个圈子,还是使安静但不是“动之对”的静。另外,猷的字义也是谋,说“宁静于猷”,静就应该是比较具体的谋了,即镇定一方的计谋。所以,宁应该是拥有富足而安宁,静应该是解决纷争而安定的意思。
金文静字右下部的构件是不是争字还有争议,白川静认为那是表示用手上下挥动类似耒耜的东西来驱除灾害的一种仪式,而这种仪式在现代日本社会也能经常看到,所以,他解释静为净,通瀞,并引用国差垆铭文为证,但孙诒让早就指出:“齐侯甔卑旨卑瀞,瀞字作(金文)瀞。齐邦宾贮静安宁,静字作(金文)静。”齐侯甔即国差垆里静瀞两字同时出现,不应该都是净字字义,《说文》:“瀞,无垢秽。”段玉裁注:“此今之净字也。古瀞今净,是之谓古今字。”瀞虽通净,但并不等于静。看来除害仪式说似无道理,静右下的构件还是应该看作像两手争夺一物。实际上,白川静也根据金文铭文而解释静字有镇压、镇抚的意思,说明金文中的静字不是“动之对”之静。
宁与静都是采取某种行动而得到平安的意思,现有的金文实例充分地证明了这点。毛公鼎有“大从丕静”。多友鼎作“汝既静京师”。班簋作“三年静东国。亡不成尤”。国差垆作“齐邦宾贮静安宁”。秦公簋作“盍盍文武,镇静不廷”。这些静字都是指通过采取某种行为措施而得到平定安宁,即镇压、镇抚的意思,而不能解释为动静之静的意思。后来这些字义被赋予新造的靖字上。而具有争的含义的静字也被从静字中独立出来的争字所取代。
这样,上古的静字字义与现代的静字字义正好相反。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动之对”的静的概念应该出现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周易·文言传》有“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这里静与动相对。《论语》有“知者动,仁者静”,说明在孔子时代已经有动静相对立的概念。不过,这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到底是用什么字来表示的呢?我们并不能只按照传世文本,因为秦火之后,很多古籍都是用汉代流行的文字重新书写的,汉代文字与先秦时期的文字有所不同。现在可以看到的上述古籍的最早版本是西汉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其静字写作 ,这应该不是临时起意的别字,因为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的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写法。金文中的静字没有异体字,唯有秦公簋把静字右下构件紧凑地写成争字,成了以后静字的通行写法。睡虎地秦简中就使用了这样的静字。从出土的《老子》各种版本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静字字义从不安静或者使安静到安静的变化。上述古籍所用的静字恐怕也有类似的情况。
静字字义变化在《老子》中的反映
出土的竹简和帛书《老子》反映了静字字义的变化。郭店简《老子》出现了两个静字,都在甲5简上“以亓不静也,古天下莫能与之静”。两个静字非常明确,是不安静的静或者可以说就是静的简化字争。郭店简时代的静字字义比较稳定。到了帛书《老子》甲本时代就出现了混乱。帛书甲出现过三个静字,两个在世传本第8章“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夫唯不静,故无尤”。此章郭店简无,而帛书乙作“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夫唯不争,故无尤”。说明帛书甲的静字字义还是与金文静字相同的。不过,相当于世传本第57章的帛书甲里还有一个静字,即“我好静而民自正”。这个静字显然不能解释为争,而应该是“动之对”的静,否则民就不能自正了。实际上,帛书乙这里使用了
字,王弼本使用了静字。可以说在帛书甲里出现了使用静字的混乱现象,应该如何来看待这种混乱现象呢?
动静的概念在春秋时代已经出现,《老子》中也已有反映。如第15章“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这里的静是与动相对的。但在郭店简中,表示动静这两个概念的字还没有固定下来。所以,郭店简用了“朿”“青”等几种字来表示“动之对”的静。这不是古人写错别字,而是针对新概念的用字摸索。
这样的探索表现在帛书甲上就是类似“动之对”的静字还没有稳定下来。帛书甲用了“
”“清”“情”“靓”“静”等字来表示动静之静,但到了帛书乙就完全统一地使用
字了,“动之对”的静字开始稳定。这也说明郭店简,尤其是帛书甲在用字方面的混乱,实际上反映了在战国末期到秦汉之初的一二百年里古人针对新出现的概念在用字方面的探索。其中,一些字的字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静字字义从郭店简的“争”演变到帛书乙的“动之对”的静,就是典型地体现了这样的变化。
古文字字义断代研究的意义
古文字字义断代研究有很现实的重要意义。由于不清楚古汉字字义的时代变化,学者对释读古籍,尤其是出土古籍往往会出现尴尬,甚至是错误。比如,高明在释读帛书《老子》的时候,对“夫唯不静,故无尤”的静字直接解释为是争字的假借,但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根据。这样就留下了帛书中“我好静而民自正”的静字为什么不能假借为争的问题。而这种现象,即学者按照自身的理解把同一文献中的字做出不同解释的现象是比较多见的。但是,对同一文献中的同一个字做出不同的解释,需要找到比较清晰的标准,而不能按照便宜行事的理解来处理。在郭店简出土后,静字问题更加显现,但尝试解释的学者并不多。丁原植认为,简文静字多假为争。此处争不应解为争夺,而指处于高位。他的努力虽然可贵但并没有根据,这样的猜测并不可取。后来学者指出,静从争得声,故能通假。可以说,这是滥用音韵通假的一种典型。“静从争得声”虽取之于《说文》,但从字义上来看,如同把黑白混为一谈。更多的学者则把这里的静字直接改成了争字,可能认为这是错别字,但这种不做任何说明的做法同样也不可取。如果对静字字义进行断代分析,就可以避免这些尴尬和错误。
通过对古文字的断代分析,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滥用音韵假借的问题,而且能更为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的内容。类似静字的字义变化的事例还有很多,我们应该把握这样的变化来释读古代文献。我们不能让古人来迎合我们,而是需要我们站在古人的立场上去理解。现在,对古文字字义的断代研究方兴未艾,还需多作努力才能获得可观的成效。所幸地下古文字大量出土,给我们对古文字断代分析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这可以让对古文字字义的断代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58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宋献琪
拓展阅读
视域 | 古代近东瘟疫与文明的跨区域交流
古代中希葬礼:仪式的举行与思想的阐释 | 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视域 | 古文字字义断代研究仍有现实意义
故宫博物院发布甲骨整理研究等古文字工程阶段成果
故宫博物院发布古文字整理与研究成果
“无字天书”阴山岩画断代工程启动
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赵蓉:研究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仍具现实意义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系列丛书第一卷出版
著名艺术家韩美林接受环球时报专访:用古文字诠释中国文化能量
视域 | 回眸中国古代散文法译的百年历程
道在字中,理在字中 丨《古汉语大字典》面世
以韩美林《天书》为灵感 姚晨新作《远渡》于国家大剧院完成世界首演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