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赏古艺他们在直播间解锁新玩法

原标题:端午赏古艺他们在直播间解锁新玩法

本报记者罗月言吴陈幸子江郑星汤文莉长沙报道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熏苍术……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级非遗的传统节日。当传统节日遇上非遗戏曲、非遗民乐,如今,人们在直播间发现了更多汲取传统非遗文化养分的新形式。

老戏新唱,“新生代”让秦腔潮起来

今年27岁的张晶琪,是一位有着20余年艺龄的“新生代”秦腔演员。自幼学艺的他斩获无数秦腔大奖,后曾进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拜入秦腔艺术家谭建勋门下学习。

张晶琪于2022年入驻抖音平台发布作品,一年多的时间里,“秦腔张晶琪”这一账号收获了8万粉丝、30多万的点赞数。起于西周的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宽音大嗓唱尽人间大喜大悲。这位“95后”传统戏曲从业者,正在积极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探索一条让古老秦腔焕发出全新生命力的道路。

提及为什么来直播间演出戏曲,有同行曾对他说:“你是个年轻人,又是咱们秦腔界小有名气的演员,怎么不考虑借助直播间这样的新兴渠道进行表演呢?”这一句话点醒了张晶琪。在对抖音上的戏曲主播进行了3个月的学习后,张晶琪开始了第一场直播:“最开始只有10来个观众,我只会唱、不会说,3个小时的直播基本全在唱。”一个月后,张晶琪就把直播间观众人数做到了600人。

“张老师,我是真的很喜欢听秦腔的曲调,但就是听不懂。”直播间一位粉丝的留言,让张晶琪开始琢磨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近秦腔、听懂秦腔、爱上秦腔。

头脑活跃的张晶琪想到了把秦腔的曲调和现代歌词融合起来。“传统戏曲和现代流行歌曲在韵律、创作规律上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张晶琪说。

在进行了深入研究后,他发现当下最流行的歌曲并不合适与秦腔做融合,而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经典流行曲目,耳熟能详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曲调与传统秦腔适配度更高,也更能使得观众产生共鸣。秦腔版《忘情水》就这样诞生了。对于出镜服饰,张晶琪琢磨了很久,“传统的秦腔表演服饰,放在短视频平台上乍一看可能会让人觉得过于古老和正式”,最后,兼具传统风格和幽默感的“地主装”走进了张晶琪直播间的镜头。红大褂黑马甲,瓜皮小帽小墨镜,身着“地主装”的主播用慷慨激昂的秦腔唱道:“啊,给我一杯忘情水……”巨大的反差感让秦腔版《忘情水》在抖音一炮而红,各年龄层观众纷纷点赞,共获得了100多万的播放量。

这次成功让张晶琪信心大增,继续着秦腔“老戏新唱”的创新路径。描绘现代生活的词句套用古老秦腔的曲调,配上生动诙谐的剧情设计,让更多的年轻人产生共鸣,成为秦腔的新戏迷。就这样,张晶琪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更加贴近年轻人文化消费偏好和符合直播、短视频传播规律的秦腔推广“方法论”。截至目前,他的抖音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最高达到了3000多人,单场观看量最高达20万,点赞数最高达到了100万。

6月发布的《陕西非遗数据报告》显示,秦腔是当地特色戏曲剧种中获得抖音直播间打赏金额的“票房”冠军。同样,来自直播间粉丝的打赏支持,也成为了张晶琪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他坦言:“原本拮据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继续创作和沉淀。”对他而言,打赏更是一种肯定和激励,让他意识到,依然有这么多人喜爱与守护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戏曲的文化消费需求依然坚挺于各个年龄层。

“秦腔永远不缺观众,”张晶琪的语调愈发坚定,“因为秦腔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唱的既是一出出历史剧,更是一篇篇人生写照,总会在某个片刻让观众产生共鸣。这,就是秦腔的魅力。”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守正创新”,融合小品等更多传统艺术形式,吸引更多年轻血液注入秦腔,掀起千年秦腔古韵的新热潮。

把花鼓戏唱出家乡,她遇见“90后”铁粉

今年38岁的易正红是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的演员,她参演的《天使合唱团》《英·雄》等多部剧目收获了不少荣誉。但易正红其实是学花鼓戏出身的。

她接触花鼓戏的原因很朴实,原本打算学唱歌的她,因为父母一直喜欢听花鼓戏,又劝她唱歌也许只能吃青春饭,但唱戏能唱一辈子,易正红也就因此走上学花鼓戏的道路。

真正让易正红为花鼓戏动容的,是她第一次看人排花鼓戏。表演者用长沙话唱戏,她一开始听不懂,但看着演员们的神情和肢体表达入了神,当时“哭得稀里哗啦”。她觉得花鼓戏挺有意思,不仅要唱,还要演,“我在这个角色里,就不是我自己了,我可以去体验不同的人生”。

易正红接到的第一个角色是反派,听到演反派的消息,易正红哭了好久。当时还是学生的易正红不理解这个安排,她想演漂亮的正派角色。“我嗓子条件是当时一批人里最好的,老师们一直劝我,说演反派更见实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反派角色给易正红带来很多机会,并且因此接触到对她影响深远的良师。

2003年毕业,易正红进入株洲攸县花鼓戏团工作。她曾演了一个特别跋扈的妇女,叫王晶。有一天她走在街上,突然听到有人喊“王晶”“王晶”。她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回过头才发现是在叫自己。“这种情况发生过不少。他们不知道你名字,却记得你演的角色,因为角色而认识你,我觉得这对演员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功。”

2014年,易正红跟着家人搬到株洲,进入市级剧团,考虑到现实发展,她转入歌舞团唱民歌。直到2019年开始接触抖音,直播间有粉丝问,“学花鼓戏的为什么不多唱唱”,她便试唱了几次,吸引过来的粉丝比她想象的多多了,“我才发现自己还是怀念戏曲”。

当时易正红刚离婚,带着孩子还背有三十多万元的外债,出镜直播对于生性腼腆的她实在是迫于生计之举。但直播给她带来了很多改变,一方面生活上得到很大改善,目前她的抖音账号有5万余名粉丝,打赏收入能让她支撑整个家庭;另一方面她的视野和人际圈扩大了许多,也将自己心爱的花鼓戏带给了更多的人。“你像在剧场,可能就坐着两三千个观众,但在抖音直播,多的时候,我一场直播有7万多人看,同时在线的有4000多人。”

易正红选择直播地点,会去一些花鼓戏爱好者聚集地,也会去一些网红打卡地。很多路人觉得新奇,“现在还有人唱这些呀?”对于她来说,“我站在这里唱,就是让你知道花鼓戏的存在”。

“我以前认为只有老年人爱看花鼓戏,但是我的抖音粉丝不一样,‘90后’‘00后’都有。有一个在海南工作的‘90后’粉丝经常看我直播,说听到乡音倍感亲切。还有很多年轻人了解后评论想学戏,经常跟我交流。”

只要没有其他工作,易正红每晚都会坚持直播,从19时一直播到近23时。“快乐大于辛苦,我会觉得很值。”易正红说。

一把唢呐从直播间吹到央视跨年晚会

“催眠曲有点特别,越听越精神了!”00:27,“沛县曹家班唢呐”抖音直播间里,吹了一曲又一曲。七名乐手站成三排,二胡、电子琴齐上阵,唢呐手一袭黑色长裙,脸蛋儿吹得鼓鼓的,随着节奏左右摇摆,活力充沛,把C位的气势拿捏得足足的。

“传承唢呐,助力民乐发展,我们是沛县曹家班,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直播间!”

沛县曹家班虽然开播才一年有余,算是“网络新人”,但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传承至今,在有着“唢呐之乡”美誉的徐州沛县,穿梭于乡土之间的婚丧嫁娶仪式中。

唢呐一响,黄金万两。作为传统民乐“百器之王”,唢呐当之无愧,发音高亢、嘹亮,极具穿透力,既可独奏,又能和多种不同的乐器进行配合演奏。但和大多数传统非遗艺术一样,唢呐无法抵抗时代发展的洪流,逐渐没落了。

现任曹家班班主曹河南,是徐州沛县唯一的省级非遗传人,沛县唢呐协会会长。曹嘎是曹河南的大儿子、曹家班第五代传人。2022年3月,曹嘎提出建议,让曹家班试试开直播,没想到这一试给了个大惊喜:短短一个月,曹家班吸粉20余万。

和粉丝量一起增长的还有收入。《2023抖音非遗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抖音上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就有13场非遗内容开播;过去一年,获得打赏收入的非遗主播人数同比增长53%。许多非遗创作者在抖音找到新舞台。

曹家班直播间里的打赏,渐渐地已经可以和线下演出频繁时的收入持平。“打赏维持了班子的开支,让我们更从容地传承、传播这项民间艺术。”曹嘎称。

历史悠久的曹家班,如今的成员却都很年轻。“乐队现在有8位成员,年龄大多在30岁左右。”曹嘎告诉记者,“从粉丝受众来看,31岁到40岁这个区间占比40%,30岁以下占比20%,以年轻人为主。”

除了演奏经典曲目如《百鸟朝凤》《云宫讯音》等,年轻化的曹家班平时会琢磨流行乐的改编,去契合粉丝的爱好,还一度引起了大学生群体的模仿热潮。2022年底,曹家班收到了央视的邀约,和20位抖音民乐主播一起,燃爆跨年晚会。

跨年晚会以后,“沛县曹家班唢呐”抖音粉丝有了很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直播间一听究竟,目前,已经有近100万粉丝。

“未来的打算?”曹嘎沉吟思考了一下,“还是要在培养学生上下功夫,让孩子们继续传承下去,不管他们会不会以此谋生。”

在助力戏曲传承的“DOU有好戏”、助力传统舞蹈传承的“舞蹈传承”、助力民乐传承的“DOU有国乐”等活动帮助下,非遗民间艺术在抖音逐步搭建起传承的平台,每一场直播都是一场演出。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来,有116位30岁以下认证非遗传承人活跃在平台上。除认证传承人外,超1000位“00后”在抖音身体力行弘扬非遗传统文化。

关注、点赞、评论、打赏,一个个跳动的红心和数据,不仅是对非遗主播最真诚的肯定,更给了越来越多人爱上非遗、传播非遗的机会,非遗文化也由此打开了一条传承发展的新思路。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端午赏古艺他们在直播间解锁新玩法
那些在抖音直播间表演非遗的人们
河南坠子名家的“第二舞台”:直播吸粉百万,打赏成“新票房”
他们让古典音乐有了“新玩法”
北京地区博物馆近50项活动,邀市民“粽”享端午文化盛宴
抖音秦腔主播张晶琪:直播打赏是对主播艺术表达的激励
西安古琴断纹髹漆技艺传承人蔡伟艺:用直播打赏反哺古琴推广
东仓鼓乐社主管齐兴峰:直播打赏助西安鼓乐“自发造血”
挖呀挖黄老师关闭直播间打赏,网红幼师突然火了,为何会遭质疑?
明星直播,还能讲出什么新故事?

网址: 端午赏古艺他们在直播间解锁新玩法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9895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