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丨盛夏起点,荷花绽放,蛙鸣声声
原标题:夏至丨盛夏起点,荷花绽放,蛙鸣声声
2023年6月21日22时58分
迎来“夏至”节气
此时节
蛙声阵阵,蝉鸣声声
稻花如白练,荷花别样红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三礼义宗》这样说: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
即夏至的至,一代表阳气鼎盛,二代表阴气萌生,三代表阳光直射到最北的位置。
夏至·三候
01
一候:鹿角解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02
二侯:蝉始鸣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03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习俗
求雨止雨,皆为庄稼丰收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在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史记·封禅书》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这个祭祀仪式至今有遗存。在夏至节,浙江金华地区有祭田公、田婆之俗,即祭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
吃面吃瓜,消暑还靠冰镇
史料记载,我国汉代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各地夏至食俗虽有差异,但吃面却是共同的。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食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在老北京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夏至这天,北京人多半选择吃面,有打卤面、炸酱面、牛肉面、鸡蛋面等,吃起来别有风味。吃面时,人们喜欢将面煮熟后用冷水过一下,然后用芝麻酱(或炸酱)、花椒油、老陈醋、黄瓜丝等拌一下,再把蒜瓣捣成蒜泥,往上一泼,味道鲜美,还能降温消暑。
夏至时节是瓜季,西瓜、苦瓜都是清热消暑食品。烈日炎炎,比水更解暑的是冰。周代已有掌冰的官吏和冰窖设备,冬季储冰,夏季取用。唐代张仲素《杂曲歌辞·宫中乐》:“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可以看出宫廷中食用冰镇果实消暑的情形。
夏至·养生
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年事稍长之人或体质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生菜、瓜类等本为夏季忌食之品,夜间尤其要注意。夜间也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黏腻之物,否则可见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
忌空腹喝茶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加上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等病症。因此,夏季饮茶,应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忌夜卧贪凉
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夜卧吹冷,极易导致阳气折损。因此尤其要注意,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非常严重。
图文制作:迷你老黄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夏至丨盛夏起点,荷花绽放,蛙鸣声声
夏至 农忙不停歇 荷花别样红
国宝画重点丨夏至已至,未来可期
夏至|执笔绘盛夏,莫负好时光
韵动节拍|夏至已至,不负韶光
盛夏荷塘美
今日夏至|在最长的白昼,追寻更多炽热的梦
今日夏至丨万物向阳而立
夏至三候: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古诗文里惊艳夏日的荷花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