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作品关注城市乡村最基层生活!
原标题:这些作品关注城市乡村最基层生活!
日前,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毕业作品展在大学城美术馆举行。在喜迎广州美术学院70周年校庆和工艺美术学院成立5周年特殊之年,工艺美术学院本届本科毕业作品展以“无可替代”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来自工艺美术专业57位学生的57组艺术实践成果。
展览现场何为“无可替代”?据主办方介绍,“无可替代”的是文化根基,是匠心智慧,是身体力行,是生生不息。工艺美术学院围绕继承与发展传统工艺、工艺材料的新表现、拓展专业外延、理论与社会实践四大教学方向,注重传统材料工艺、文化、美学、造物观的传承与深化,引导学生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关注当下,大胆开展创作实验,对材料和技术进行探索创新,不断拓展与环境结合而产生具有现代意味、为现代环境服务的新体裁、新形式,在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中激发岭南工艺和传统文化的新活力。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齐喆表示,我们的毕业生大部分是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生活经历比较单纯,但从毕业设计来看,他们不只是封闭在画室、校园,也开始关注起城市乡村最基层的生活,这是值得鼓励的事。在创作题材方面有既有宏观的,如人与宇宙、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微观的,如自我和家庭、自我情感,还有关注环保题材的,如废旧材料再利用,等等,尽管有些作品还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仍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整体来说,本届毕业创作体现出工艺美术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展现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齐喆谈到,学生们都非常敏感地捕捉到了国家乡村振兴的宏观战略,或者他们内心对这些也感兴趣。因为疫情,他们在家停留的时间延长了,他们于是在家乡或周边进行调研,以学院工艺的视角去观察和记录在当地的传统文化,有的是传承几百年、上千年的各种传统手工艺,如川东北竹编抹泥墙技艺、瑶族的纹饰、广彩、漆艺等。他们善于把自然景观、客观图像经过自我的抽象,进行图形化、平面化的转化与处理,展现出了创作者自我的主观能动性,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对于工艺美术的发展前景,齐喆表示,我国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那么就必须实现设计人才的中国式现代化,我认为工艺美术是中国式设计的一种路径选择。这是追求全球设计差异化的一种中国式主动选择、一种东方美学在生活中全面实现的可能的方向。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这些作品关注城市乡村最基层生活!
那些在乡村寻美的年轻人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模板
长寿首部原创乡村题材小说《送你一座不孤城》研讨会举行
陈彦:永远怀念25岁前在乡村城镇的生命实践
山东省乡村文化活动年暨泰安市大学生乡村文化艺术季启动
“乡是一种社区”——《战时的乡村社区政治》重版导读
能成大事的人,一般都会关注这些好评极高的公众号!
莫言、梁晓声、刘震云一同亮相 对话基层作家
新春走基层丨四川绵竹年画装点斑斓生活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