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听 | 以“沉淀文学”自嘲的年轻人,正在与现实和解
原标题:中听 | 以“沉淀文学”自嘲的年轻人,正在与现实和解
中听 | 以“沉淀文学”自嘲的年轻人,正在与现实和解
评论员 王晓娜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奈何坡陡路太滑。”
最近,继“发疯文学”“孔乙己文学”之后,“沉淀文学”在毕业生中流行了起来。所谓“沉淀文学”,就是指迟迟无法实现理想,只好一边宽慰自己“沉淀”一下,一边进行目标降级,比如“末流985也是985”“鸡蛋灌饼兼代写起诉状”“乡镇公务员起码也有编”“一场秋招毁了我的新传梦”……
谁小时候没有纠结过上清华好还是上北大好呢?可许多普通人的人生,就是一个“起起落落”的过程。高考、毕业、考研、考公,经历过社会的磨练,很多人和理想渐行渐远。
“沉淀文学”如同一本小说的章节,以畅想开篇,以妥协结束。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与心仪的工作擦肩而过,年轻人只能被迫“佛系”、无奈随缘,感叹自己如英雄无用武之地,怀才不遇,转身顾影自怜。
“沉淀文学”是年轻人碰壁后的自嘲、失败后的“玩梗”。它带着“丧文化”的气息,给了毕业生乃至打工人一个发泄口,以抒发自己“失意的才华”,吐槽天坑专业、吐槽越来越难的上岸之路,也吐槽曾经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己。
有人说:“即便和各位网友沉淀后的履历相比,我依然是望尘莫及的。”“沉淀文学”中,有一半和解,也有一半不甘。年轻人总会想起自己参加比赛、做题、实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为没能完成的梦想而心动。
“顺其自然”不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而是竭尽所能后的不强求。人总要在成长中学会面对现实,学会对抗挫折。与其自怨自艾、悲观消沉,不如换种思路、自我安慰。假如你已经错失了之前的目标,但还有未来值得奔赴。
乐观接受现状,敢于沉淀,也是值得尊敬的事情。如果你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那就“沉淀”一下吧。往前看,别回头。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听 | 以“沉淀文学”自嘲的年轻人,正在与现实和解
中听 | 用孔乙己文学自嘲的年轻人,自怨自艾不如付诸行动
“沉淀文学”爆火,每个天坑专业的人都哭了 | 大胆开麦
活成“孔乙己”,不是年轻人的错
网络“苦学”流行:以自嘲纾解压力
新时代文学书写现实的新探索
“孔乙己文学”事故,鲁迅怎么看?
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
读懂“孔乙己文学”里的困惑与焦虑,“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这些离开草原的“牧二代”,如何与正在逝去的游牧生活和解?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