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蝜蝂”之累今犹在
原标题:“蝜蝂”之累今犹在
齐世明
蝜蝂,一种善于背东西的小虫。爬行中遇到东西,就抓取过来,仰起头背着它们。背负的东西越来越重,即使疲乏至极也不止步。人们可怜它,替它除去背上的物体。可是如果它还能爬行,就像原先一样抓取物体。它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力气也不停止,直至跌落地上摔死——这是柳宗元《蝜蝂传》记录的故事。
吊诡的是,蝜蝂之名虽出现在《尔雅·虫部》中,而郭璞却无法对它注释只写有“未详”二字。可见,蝜蝂并非活于世间的小虫,而是一种由作者幻想出来的小动物。为何写它?柳宗元于公元805年被贬官永州,一困十年,如置一铁屋,远亲友,身孱弱,面对糜烂官场,更苦精神世界,就幻想出一个蝜蝂形象,集中了许多善执物的小虫的特点,藉以讽刺吏道的黑暗和腐败,一抒胸中块垒。
柳宗元妙笔生花,通过描写蝜蝂善负物、喜爬高这两大特性,讽刺“今世之嗜取者”敛财无厌、追求名位、贪婪成性、至死不悟的心态与丑行。即使面临着从高处摔下来的危险,看到前人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也不知引以为戒。批判的矛头直指时弊。
翻阅许多贪墨者的结局,复想柳宗元讥之“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之累”,鲜活的具象描绘出这些悲剧的主因,欲望忒盛,包袱忒重。这包袱是名欲,是利欲,是情色欲,是长寿欲……
有心皆有欲。欲望无错,但甚之复甚之,就能掘造一个深渊。嗜欲者,逐祸之马也。
于此,历史的镜鉴不胜枚举。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流芳千古,晚年却贪恋长生不老,《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他服用了大量的五石散。长期“嗑药”,结果长寿不可得,还因此早逝。
对嗜欲,《史记》出语干脆:“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老子则断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现实的教训近乎天天上演,且观那打虎拍蝇纷纷落马的衮衮诸公,不都是如此吗?
柳宗元于1200年前便发出警告:有些人名义上是人,智慧却和蝜蝂一样,太可悲了!可叹,“蝜蝂”之累今犹在。《蝜蝂传》不啻给后世提供了一份好教材、一面镜鉴,只看“当事人”会不会读这份教材,照这面镜子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蝜蝂”之累今犹在
英叔经典之作,有看过的吗?红绳糯米今犹在,不见当年林道人
瀛奎律髓88·卷30边塞类,汉垒今犹在,为何有三重含义?
契合时代之问与当代审美——我看今之和她的画
人到中年最聪明的活法:不怨,不忍,不强撑
中年人怎样为自己减“累”?
AIGC古诗今画丨“云”赏新时代劳动之美
“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无人问津”,这一成语是怎么来的?
赵今麦拍戏太敬业,泡湖水中拍戏4个小时,身体颤抖不止眼睛通红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882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577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51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70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1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20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46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61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