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连续性是中华文明一大优势——访英国作家祈立天

原标题:专访:连续性是中华文明一大优势——访英国作家祈立天

新华社伦敦6月26日电 专访:连续性是中华文明一大优势——访英国作家祈立天

新华社记者杜鹃 吴鲁

痴迷于中国唐诗宋词的英国作家蒂姆·克利索尔德(中文名:祈立天)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一大优势,让人们能很容易地理解写在千年前的古诗,也让中国人有机会借鉴古人智慧解决当代问题。

祈立天曾在中国生活、工作二十余年。他从第一次接触到中文就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学习中文。他告诉记者,中华文明的一大特征是“连接古今”。

在祈立天看来,语言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他用宋朝文学家黄庭坚的一句诗说明:“‘我见黄河水’……看到这句诗,你就能立即明白黄庭坚要表达的意思。”

祈立天的新书《云室:一个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古诗》去年出版,呈现他作为一名中华文化爱好者对中国古诗词的理解。在他看来,中国的诗歌有数千年历史、是一种非常有历史连续性的文学体裁,时至今日仍有现实意义,令人产生共鸣。

他谈及自己向西方介绍中国古诗的初衷时说,“西方人一向认为中华文明难以理解……但实际上,(中国古诗中)蕴含的思想非常直白,很多西方人都能感同身受”,例如友情、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祈立天根据多年来对中国的观察发现,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大成功,许多人摆脱了贫困。同时,在对外展示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也更加自信。

步入祈立天家客厅,随处可见中国风装饰,除了由中国画和书法作品组成的背景墙,还有由他亲手在大块木板上雕刻的诗词。

他说,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学习非常有必要。尽管已经回英国生活,“我仍对中国颇感兴趣,希望帮助中西方更好地相互了解”。他告诉新华社记者,接下来打算骑行探访古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城市,沿途细细品味和研究有关这些城市的古诗并将其翻译成英文。

祈立天表示,想要探访古丝绸之路的灵感源自他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兴趣,希望能通过翻译这些古诗让西方人理解,古丝绸之路已存在数千年,而“一带一路”是历史的延续。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不尽的江河不断流——比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在京研讨
“人文化成”是中华文明之灵魂
张译演的何立,真的是《满江红》这部春节档佳作的一大亮点……
斯人虽已逝,薪火永相传 | 冯天瑜先生力作《中华文明五千年》
《访书记》带读者“追问”作者
英调查:32%英国受访男性对“一夫多妻”持开放态度
秦简与红雨伞——专访痕迹检验师、悬疑作家九滴水
人文化成”已深深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已演化为中国人的普遍性思维和生活习俗—— “人文化成”是中华文明之灵魂
“我是阿加莎的超级粉丝!”|专访《周四推理俱乐部》作者理查德·奥斯曼
印小天接受群访称赞张颂文好暖,两人合作新戏《孤舟》时……

网址: 专访:连续性是中华文明一大优势——访英国作家祈立天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0074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