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原著精髓,感受经典魅力

原标题:呈现原著精髓,感受经典魅力

《名家改编四大名著》段启明 主编

三联书店|青豆书坊

该套丛书由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段启明主编,全书一方面充分展示四大名著原著的风貌和主旨,每本书选编原著的重要回目,保留主要故事情节、人物描写、关键对白等,呈现出原著的整体故事风貌、思想倾向和文学精髓;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每回篇幅介于25003500字之间,并在回与回之间增加“阅读引领”模块,串联全书情节,梳理故事脉络。随书还有配套广播剧154集,总时长34小时,及133幅精选插画和精美四大名著思维导图。

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以其文学形态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绚丽与辉煌,也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无论走到世界的什么地方,只要华人相会,就会兴致盎然地谈论起孙悟空大闹天宫、景阳冈武松打虎、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及俊美多才的林妹妹——“四大名著”早已成为联结世界华人的纽带。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白话长篇小说的成熟期晚于诗、文、戏曲。但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明清时期,白话长篇小说的创作达到了巅峰,产生了明代所谓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以及清代的《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而其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更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于是,形成了“四大名著”的共识。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情怀、人事作为,《水浒传》中的阳刚义气、除暴安良,《西游记》中的机智勇敢、除恶务尽,《红楼梦》中的人生感悟、赞美真情——种种深沉的意蕴,再加上超绝的艺术魅力,使万千读者百读不厌,甚至产生了很多“红楼迷”“水浒迷”。而关于这四部作品的学术性研究,竟然也形成了相对独立的领域,如所谓“红学”“水浒学”等。这一切表明,“四大名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世代中华儿女的尊重与传承。阅读、感悟、理解、研究“四大名著”,无疑是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的一门必修课。学好这门必修课的关键,在于对原著的精深阅读。

“四大名著”博大精深,不同读者基于自身的文化修养、生活阅历,对它们的理解和感悟也必然有所不同。人们经常说,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地,一千个读者也会有一千个贾宝玉、孙悟空……而且,就同一位读者而言,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境遇与心态之下,阅读感受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老话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对于这样的说法,自然可以有多种解释,但也说明,阅读这些作品,从中获得怎样的感悟,是与读者的年龄大有关系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怎样获取正面的、积极的教益,显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四大名著”意蕴深广,富有多重文化价值。但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即它们都是文学,都是小说。《三国演义》,尽管以《三国志》为依据,即“据正史”,清朝的学者也说它是“七实三虚”,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红楼梦》虽然闪闪烁烁隐含了作者曹雪芹的家族和个人的点滴故事,但也绝非“自叙传”,更非“清宫秘史”,而是一部写尽人生情怀的伟大文学作品。《水浒传》和《西游记》,同样是仅仅“借用”了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与玄奘取经的事迹,经过民间艺人与文人长期的集体创作,最后由伟大的作家施耐庵、吴承恩创作而成的文学作品。因此,阅读“四大名著”,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读者而言,首先应该是对“文学-小说”的欣赏。

为了让青少年读者尽早接触、了解“四大名著”,我们为大家提供了这一套“青少年版四大名著”,以帮助他们在阅读原著之前,或者无暇通读原著之时,通过此“青少年版”感受到“四大名著”的魅力,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更希望这套“青少年版”能引起大家进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少年版”并不是取代原著,而是通向原著阅读的桥梁。

我们的“青少年版四大名著”当然不可能囊括原著的全部意蕴,但它充分体现了我们所强调的“四大名著”是文学、小说这样的宗旨。

首先,小说体裁的“主体”,无疑是引人入胜的情节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因此,“青少年版四大名著”忠实地向读者讲述了原著中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无论是“火烧赤壁”“三打祝家庄”“抄检大观园”,还是“过火焰山”,都力求既展现那恢宏的背景,又写出原著中充满戏剧性的细节。通过设置“阅读引领”等附加栏目,充分介绍故事的“前因后果”,使全书故事更加完善。正是在情节的发展中,“四大名著”塑造了一个个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的文学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人物的独特性格,比如诸葛亮的忠贞智慧、孙悟空的百折不挠……我们也会在此“青少年版”中,将这些突出的人物形象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

其次,“四大名著”原著的版本极为复杂,不同版本中情节之详略、起讫俱有差异。而我们的“青少年版”则尽量保持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比如《水浒传》,有七十回本、百回本、百二十回本,结尾也是不同的,“青少年版”则在“排座次”之后,继续写了招安之后的故事及全书的结局;《红楼梦》更存在着多种版本的差异,我们则明确采用了百二十回本的整体结构。总之,“青少年版”力求给年轻读者一个完整的“故事”。

最后,为了充分地做到“忠实于”作为小说的“四大名著”原著,“青少年版”对原著中的某些“历史局限性”倾向,也没有特意回避。例如《三国演义》中固有的“正统观念”以及“尊刘抑曹”的倾向,对历史上的曹操有所贬抑,这虽然不当,但作为小说,它自有更深远的人文意义。因此,“青少年版”还是讲述了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之类的情节。《水浒传》中的某些“滥杀无辜”的情节,虽然广受指摘,“青少年版”也未全部回避。《红楼梦》最后的结局,人们普遍认为不是曹雪芹的原意,但“青少年版”依然按百二十回本的原貌予以讲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们的青少年读者尽可能地看到“四大名著”原著的方方面面。

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朋友,通过阅读“青少年版”,能够对“四大名著”的整体面貌和每一部作品卓然特立的艺术成就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并获得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

生活告诉我们,青少年时代的阅读,往往会成为我们的终生记忆!

段启明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晚呈现三部戏 感受普契尼歌剧魅力
汲取母本力量,戏剧舞台再现经典文学强大魅力
中国博物馆用数字技术帮助大众感受艺术魅力
让经典获得正本清源式的回归与重塑
感受光与影的艺术魅力
新绛:感受传统戏剧魅力
东方美学呈现莎翁不朽经典,音乐剧《哈姆雷特》即将登陆广州
靳军个展“数境等观”:以光影再现传统经典艺术魅力
中国前驻外大使姚培生联合俄罗斯诗人合作翻译《画说经典》(汉俄对照)丛书在京发布
以文字为“窑”,小读者们在这里感受“瓷”的魅力

网址: 呈现原著精髓,感受经典魅力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0748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