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非遗亮相江苏青年技能周,两位非遗传承人大展工匠精神

原标题:大丰非遗亮相江苏青年技能周,两位非遗传承人大展工匠精神

7月15日,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在盐城拉开帷幕,活动以“数字引领、技创未来”为主题,分为技能展示展演、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等多个模块。大丰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带领非遗传承人陈银付、吴永龙两位大师参与特色技艺展演活动。

陈银付从事瓷刻技艺32年,是大丰瓷刻第五代传承人,也被评为国家级非遗大丰瓷刻的代表性传承人。他潜心钻研瓷刻技艺,能熟练地运用油画、国画、书法等各种技法与瓷刻工艺巧妙地融为一体,打破常规,摸索总结出点刻、影雕、单划线等大丰瓷刻特色技艺,巧中蕴趣、镂凿自然,作品既有“金石味”,又有“笔墨韵”。他创作的瓷刻作品《麋鹿王》被作为礼物赠送给英国乌邦寺庄园,瓷刻作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作为埃郡—江苏友好象征永久展示在英国埃塞克斯郡政府的陈列室。2023年,还受邀参加CCTV-1《非遗里的中国》节目,惟妙惟肖的瓷刻作品《撒贝宁肖像》赢得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的连连赞叹。

陈银付先后培养出4名市级非遗传承人,4名区级非遗传承人,1名省级乡土人才“三带”新秀,1名市级乡土人才“三带”能手,“大丰瓷刻”已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非遗传承人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青年技能周为我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激励我们更好地去传承大丰非遗文化”陈银付说。在此次活动中,江苏省人社厅顾厅长来到大丰区展位视察,与陈银付进行了面对面地交流。

“守望初心,砥砺前行,致力做中国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坚守者。”在活动现场,农民出生的麦秆画艺术家吴永龙激动地向盐城市副市长王连春说道。吴永龙从1990年开始学习创作麦秆画,经过30多年的辛勤耕耘,他的多幅作品获得各类艺术博览会金奖。为了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吴永龙在大丰恒北村开设了麦秆画剪贴工作室,收徒教学并对外展示,受到不少人的欢迎。

大丰麦秆剪贴画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由精选处理过的麦秆进行制板、裁剪、烫色、粘贴而成,创作工艺复杂。内容涵盖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在艺术处理方面,除保持麦秆自然光泽和纹理外,还吸收了国画、版画、剪纸、浮雕等众多艺术品的表现手法来表现麦秆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效果,而古风路线也成了吴永龙麦秆画区别开同行的一大特色,为麦秆画行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人社局强化技能人才引领驱动,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育本土领军人才,促进产业兴旺。针对地方特色产业精准引进培育乡土人才,畅通高技能人才、乡土人才职称申报渠道,激励优秀乡土人才更好地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全力助推乡村振兴。2021年,帮助大丰瓷刻非遗传承人陈银付、传统麦秆画技艺非遗传承人吴永龙两位技能人才成功申报正高级和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2022年,帮助尼可大师工作室成功申报“江苏省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大丰区人社局还将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为更多技能人才提供展示的平台,推动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不断涌现,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通讯员 周海松 相国文 陈思羽

校对 盛媛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大丰非遗亮相江苏青年技能周,两位非遗传承人大展工匠精神
陕甘非遗文化大展亮相熙地港
非遗 | 非遗空间让非遗接地气、聚人气
让非遗传承人“富起来”,才能让非遗传承“活起来”
木版水印非遗体验周启动 非遗技艺于国家大剧院再现光彩
144个曲艺项目亮相“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
非遗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班结业作品展亮相
非遗苏绣惊艳亮相央视
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刘志强:43载传承让非遗变“金饭碗”

网址: 大丰非遗亮相江苏青年技能周,两位非遗传承人大展工匠精神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0765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