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华:顾炎武研究的学术意义
原标题:张京华:顾炎武研究的学术意义
台州学院特聘教授张京华
顾炎武的《日知录》是中华思想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个人认为,对《日知录》的研究有六大要点。
第一点为《日知录集释》。黄汝成《集释》后出转精,是《日知录》研究的核心。顾炎武的史源学、语源学研究,清人的集注、集释、批校研究,构成了“日知录学史”或“日知录学案”的基础。
第二点为《日知录》的其他版本。顾炎武稿本、符山堂八卷刻本、清初三十二卷旧抄本、遂初堂三十二卷刻本、《四库全书》本、黄汝成《集释》本,总共有六种形态,构成了《日知录》的版本学系统。
第三点为《亭林集》。潘耒遂初堂刊本至少有康熙初刻本、康熙挖改重印本、嘉庆挖改重印本三种。
第四点为考据学。作为清学之开山,顾炎武与考据学的关系及其利弊是清代断代学术史的一大重点。
第五点为“五大家”。民国以后学术思想史上有明末清初“三大家”“四大家”“五大家”之说,几乎形成专门话题。“五大家”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而孙奇逢、黄宗羲、李颙、顾炎武、王夫之分处于河北、陕西、江苏、浙江、湖南五省,不仅在当时形成一种地理空间的照应,而且在现代也足以促成学术研究的联合。
第六点为明末清初。不同于以往的王朝鼎革,明末清初是一个特别的时间状态。明末为生员身份、参与结社反抗阉党、入清起兵抗清、明亡隐居著述的一批儒家群体,在明清两朝立场上形成张力,在旧学与新学上取舍分明,儒学与儒家政治学在此构成一个专门的时态。
顾炎武曾说:“古之君子,所以著书待后,有王者起,得而师之。”如能将以上六大要点由内而外、由里及表加以研究,那么能展现出顾炎武《日知录》的更多内涵。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报国寺将纪念顾炎武诞辰410周年!他的名言至今传扬
学术有声,名师开讲6|张伯伟:释批评
“高二适书学文脉研究展”启幕 欲扬“兰亭论辩”学术风尚
“海外汉学研究”出版谈:打开新的思考空间
“深描丛书”:可以在地铁上阅读的学术书
10卷《王水照文集》出版 300余万字回顾60余载学术生涯
如何学习中国学术史?|葛兆光教授给硕士生的七堂学术史课
陈戍国学术生平座谈会在岳麓书院举行
传统文化与经世致用,谈《顾炎武文》| 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国学系列讲座
张伯伟:什么是中国文学批评,它的现代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