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香火球:传承300余年的指尖艺术
原标题:广西壮族香火球:传承300余年的指尖艺术
中新网南宁7月20日电 题:广西壮族香火球:传承300余年的指尖艺术
作者 闭业然 黄淑慧
在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晓元村古元坡,壮族香火球的编织手艺已经传承了300余年。鸡毛、竹篾、笋壳……多年来,壮族香火球非遗传承人班继联用这些简单的材料,编织成了一个又一个精巧玲珑的香火球。
图为编制香火球的第一步。 闭业然 摄
今年62岁的班继联从小就跟随长辈学习香火球的制作技艺,至今已有50余年。“编织香火球,在材料的选择上,必须得选用新竹和鸡的飞羽,羽毛以长为好,颜色鲜艳为宜。编织完成后,得点香熏制24小时,以延长它的存放时间,熏制后呈现古铜色,拍打旋转起来非常美观。”
图为香火球的底座和制作完成的香火球。 闭业然 摄
据了解,壮族香火球起源于农耕生活,最初的作用是悬挂在田边模仿老鹰驱赶鸟兽,后来逐渐演变成兼具娱乐、运动功能与吉祥寓意的文化符号。村民们在制作香火球时也会放入铜钱和五谷杂粮,以祈求风调雨顺、年丰时稔。
每逢传统节日,晓元村都会举行规模宏大的壮族香火球娱乐比赛活动作为庆祝。壮族香火球运动仿似排球,但对场地的要求没有太多讲究,空旷地或草坪、房前屋后均可,一般以五局为一场,每局打15个球,胜三局为赢方。
“因为是纯手工制作,现在我每天最多只能制作15个香火球。”班继联认为,传统文化传承得找路子发展和突破,如果只是简单的接受、重复,那么传统文化难以得到年轻人的认可。“我坚持做香火球,也是为了不辜负它背后的文化。”
2008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壮族香火球入选为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当地政府的助力下,晓元村成为“香火球文化生态保护村”,并组建了男、女各一支约30人的香火球队和少儿香火球队。班继联也在南晓镇中心学校开设的相关民俗文化课程中,加入了壮族香火球的制作和训练活动。2019年,班继联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香火球代表性传承人。
曾代表着文化符号的香火球,现已成为手工艺品和独特的娱乐、运动器材,走到了更多新一代的年轻人手中。如今,班继联带领着村里的孩子们一同参加非遗展演活动,向更多人展示壮族香火球的文化与魅力。(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南宁市良庆区壮族香火球: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曹州绳编传承人秦怀忠:指尖艺术话传承 一编一缠守匠心
大同非遗传承人白玉清:雕刻技艺在指尖绽放光彩
指尖生花 荣昌陶陶艺技能大赛精彩开赛
【有理贵阳】让“指尖技艺” 化为“指尖经济”
用指尖触摸艺术温度!苏州相城黄桥街道开展面塑技艺课堂活动
指尖的“丝绸之路”
邵阳绥宁:苗家剪纸艺术传承保护在行动
安徽淮南:感受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苏州吴中:续写“指尖上”的传奇 核雕在创新中传承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