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IN节气·大暑 | 羊汤、伏姜,“吃”出来的解暑良方

原标题:非遗IN节气·大暑 | 羊汤、伏姜,“吃”出来的解暑良方

“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全年最热的节气。大暑平均高温日数最多,极端高温出现次数也最多,是名副其实的“炎热冠军”。此时,农作物生长也最快,农耕生产与地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早稻抢日,晚稻抢时。”虽然大暑时节酷热难耐,但农业生产却依然不能停辍。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大暑三候为:“一候 腐草 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温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三候是说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民间有大暑送大船、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同时,在应对酷暑的自然气象,中国传统文化也出现了瓷枕、冰鉴、香云纱等解暑文化遗产。

搜狐文化·非遗in节气栏目,每逢二十四节气将推出图文版节气内容。参照节气在自然节律中的变化,介绍与节气相关的传统民俗、非遗项目等。二十四节气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也是古人集智慧、文化、文明的产物。在节气当天,搜狐文化与大家一同分享非遗之美。

出品 | 搜狐文化

图文 | Kean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非遗IN节气·大暑 | 羊汤、伏姜,“吃”出来的解暑良方
非遗IN节气·小暑 | 解暑饮品,既不“凉”也不是“茶”,为什么叫“凉茶”
DUDU猫说节气之大暑: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这大热天,咋还要“炫”一碗羊肉汤?
非遗IN节气·小满 | 小得盈满,节气里的东方哲学
“天气热如汤”的三伏天来了 古人这样消夏纳凉|民俗日历
二十四节气|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非遗IN节气·立夏 | 古人的仪式感除了“换装”,还要“吃冰”
今日大暑|万物荣华 不负盛夏
小暑到,我国开始进入“三伏天”,需要注意什么?有哪些民间习俗

网址: 非遗IN节气·大暑 | 羊汤、伏姜,“吃”出来的解暑良方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0929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