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浮生六记》焕新回归 让年轻观众通过舞台艺术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原标题:昆曲《浮生六记》焕新回归 让年轻观众通过舞台艺术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央广网上海7月24日消息(记者林馥榆)作为上海大剧院“东方舞台美学”系列的首部作品,昆曲《浮生六记》将于7月27日至29日迎来第三轮复排上演。首演原班人马来自南京、昆山的知名昆曲演员施夏明、单雯、由腾腾、李鸿良、裘彩萍、顾骏等再度集结上海,演绎布衣夫妇沈复和芸娘一生的悲欣交集,带领观众走进中国古典文学与戏剧之美。

昆曲《浮生六记》剧照(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2019年7月,上海大剧院历时两年多筹备将文学经典《浮生六记》搬上昆曲舞台。全剧没有简单再现文字间沈复和芸娘的日常生活,而是把握原著里夫妻二人相知相守的情感内核,表现沈复通过创作《浮生六记》思念芸娘的“悼亡”之痛,在剧作的结构方式上赋予浪漫奇幻的电影质感,探讨永恒的文学和爱对于生离死别的超越。“我是用看似奇幻的形式,包裹住了我真正关注的:《浮生六记》之诞生。昆曲《浮生六记》绝不是对沈复原著的戏曲化演绎,而是力图去触摸这本书从作者胸中呕血而出的灼热温度、怦然跃动。”编剧、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罗周说。

导演、上海戏剧学院导演马俊丰在读剧本、排练和观演本剧的时候多次感动而哭。对于舞台呈现效果,他表示,中国戏曲永远没法被代替的地方,在于现场演出时情感表达独有的延伸感,营造出不停息的波澜。“结合当代审美,我们调动服装、舞美、灯光等一切创作力量去放大沈复和芸娘之间纯粹、浓稠的感情。”

2020年和2021年,《浮生六记》二轮先后在南京、上海上演依然精彩,2022年于上海大剧院线上演出季“巡演零号站”全网首播,累计获得367万人次的傲人播放量,南至云贵两广、北至京津晋豫的戏迷观众纷纷以留言、弹幕的形式表达对这部昆曲的喜爱之情。今年,上海大剧院25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大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共同促成今年的三轮归来。

今年“新科”梅花奖获得者、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施夏明,和梅花奖获得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单雯再次聚首,搭档演绎沈复、芸娘。昆山当代昆剧院副总经理由腾腾饰演沈复再娶的妻子半夏,梅花奖获得者、江苏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李鸿良饰演王婆,“省昆”第三代名家裘彩萍、顾骏饰演沈母、沈复好友张禹门。

“昆曲《浮生六记》是江苏省昆剧院和上海大剧院多年良好合作基础上结出的果实,忠实传承‘南昆风度’,又具备当下美学意蕴。未来有望打造《浮生六记》系列题材,带来大剧场、中剧场不同规格、不同内容的观剧体验。”施夏明说。

据了解,上海大剧院“东方舞台美学”系列已推出三台大戏,其中昆曲《浮生六记》在长三角区域文化交融努力发挥重要作用,打造根植于江南文化、发扬于海派文化的舞台作品。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说:“在舞台之外,我们积极开发《浮生六记》文创产品,把文学经典和非遗中蕴藏的中国古典人文雅韵,重新带回当代生活。我们将继续打磨昆曲《浮生六记》,促进中华美学和现代表达更好结合,让年轻观众通过舞台艺术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昆曲《浮生六记》焕新回归 让年轻观众通过舞台艺术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上海:历史建筑“变身”新昆曲舞台
舞台艺术让文物“活”起来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京沪文化交流,文博与昆曲相遇
2022国风大典焕新归来,超全趣玩攻略邀您共赴东方绮梦
文化传播 | 让昆曲融入国际潮流
百天倒计时!上海国际艺术节10月15日焕新归来
古老昆曲艺术焕发新生机
京沪文化交流 文博与昆曲相遇
传统戏曲 展现“百变”新样貌

网址: 昆曲《浮生六记》焕新回归 让年轻观众通过舞台艺术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0975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