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阿姨耗时四年绣出清明上河图
原标题:7旬阿姨耗时四年绣出清明上河图
会十字绣的大有人在,但有耐心和毅力绣制一幅长达6米多《清明上河图》的人并不多。家住上海梅陇镇锦乐馨苑小区的唐新琴,就是一位刺绣达人,虽然已经70多岁,但靠着一针一线,每天从早到晚,耗时4年多,绣出了这份作品。
一进门,那幅十字绣作品立即跃入眼帘:大到波涛壮阔的河流、高耸庄严的城楼,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将北宋汴京的繁荣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幅十字绣长卷很像用彩笔绘成,但凑近看,整个布面平整光洁,一针一线细致入微。唐新琴介绍,图中人物多达800多人,而且神态各异。其间,还有桥梁、铺面、酒家、住宅、城楼等各种建筑,以及轿子、车辆、客货船舶、树木花草、牲畜、家具、食品、衣饰等,真是惟妙惟肖。
用卷尺与磅秤量了一下:这幅作品长达6米20厘米,宽75厘米,重近7公斤。估算一下,大约要用70万针脚才能绣成这幅辉煌磅礴的作品。唐新琴说,她选了48种不同颜色的线,运用了多种针法。《清明上河图》是国宝级的名画,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唐新琴的手艺为何如此之好?原来,唐新琴从小心灵手巧,纳鞋底、钩花、织布样样精通。她年轻时,就是浦东三林有名的刺绣艺人,是大家公认的“秀女”。
退休后,唐新琴迷恋上了十字绣。刚开始,只绣一些小篇幅的花鸟。后来有一次,她在新华书店看到《清明上河图》,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5年前,唐新琴开始挑战自我,刚着手绣制这幅作品时,她完全“走火入魔”,没日没夜地绣,经常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一直绣到夜阑人静。唐新琴说,十字绣看似容易,两针一交叉,一个绣格就完成了,可做起来难度很大。“这是慢工细活,不仅耗费时间,还考验人的恒心和毅力。”
唐新琴用专门的绣线和十字格布,利用经纬交织搭十字的方法,对照专用的坐标图案进行刺绣。“需要运用多种颜色的线,不停调换才能完成其中的一小块场景。而且,由于作品内容丰富,绣制过程如果出错一针一格,很多工作就前功尽弃了,”唐新琴说,“所以,一定要看好格,错了一个线,一个格,层次感就不一样了,整个画面都错了”。唐新琴说,最难的是人物的眼睛和身体,有七八种颜色,要一针一换线。藏线、收线最难,她用坏的剪刀、绣针不知有多少。
“有时候妻子把手都顶破了,戳出血来了,我看了挺心疼的。今天看到老婆能将巨作完成,我为她骄傲。”一旁,唐新琴的老公也为妻子的作品赞叹不已。谈到这幅作品,朴实的唐新琴说:“现在想到十字绣,我都有些害怕,太累了,以后都不想绣了。不过,我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这幅绣品巨作,有人问我是否愿意出售?我舍不得,因为它耗费了我太多的精力,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以后,就把它传给我的女儿吧。”(今日闵行)
来源:新闻晨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7旬阿姨耗时四年绣出清明上河图
甘肃文县退休男子7年绣24米长《清明上河图》
女子花6年时间绣22米《清明上河图》送女儿 网友:爱藏在一针一线里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汴绣非遗传承人王素花:匠心不泯 针指之间绣人生
探访开封宋绣艺术博物馆
当苗绣遇上“硕士绣娘” 与时俱进“绣”出美好生活
8人扮靳东骗6旬老太应援20万:通过变音软件行骗多人,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
湖滨区:民间“绣娘”巧手绣出“仰韶虎”
全国人大代表、乱针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莫元花:银针金线 绣出美好明天
重庆万州盘活“指尖经济”:“针”功夫“绣”出幸福生活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