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苗绣遇上“硕士绣娘” 与时俱进“绣”出美好生活
原标题:当苗绣遇上“硕士绣娘” 与时俱进“绣”出美好生活
光明网讯(记者李航 靳铃涵)乌江上游,六冲河畔,贵州乌蒙山区的化屋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彭艺的家乡。
“苗绣的技法非常多,但在我们歪梳苗的技法当中,它只有三种,第一马尾绣,第二剪纸绣,第三还有挑花绣……”谈起苗绣,彭艺就有说不完的话。
苗族因没有文字,苗族人民曾把要记录的内容绣在衣服上,因此苗族服饰也被称作一部“行走的史诗”。从小,彭艺就在老师的带领下接触到了苗绣,她一下就被这项传承了数百年的技艺所吸引,但她渐渐发现,随着机器慢慢代替了手工,这项技艺的传承变得青黄不接。
“我想把她传承下去。”她说。
2015年,带着这样的念头,彭艺考取了贵州民族大学民间美术专业的研究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她学会了如何做研究,学会了如何把传统技艺和新潮元素相结合,这在她之后的创业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毕业后,彭艺创办了工作室和公司,她想带着化屋村的妇女们在家门口就业,让少数民族的“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但在起步时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顺利,村子里的人都说她疯了,有的村民跟她说:“我们自己民族的人都不穿,你想一下谁会买你的产品”,开办的培训班也只有两三个看着面子来的。被泼了冷水的彭艺并没有放弃,她挨家挨户地敲门,苦口婆心地劝她们来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彭艺的努力下,如今已有68名绣娘实现了在家门口创收,她们一边挣钱贴补家用,同时也可以兼顾家中的孩子和老人。
对于未来要做的事情,彭艺的想法很“接地气”:“我想把苗绣带进校园,把苗绣带到每个苗族的村寨去,我们可以创办更多的乡村工坊,我们送订单,送设备,然后送技术,帮助他们获得一些收入,生活得更好。”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当苗绣遇上“硕士绣娘” 与时俱进“绣”出美好生活
让苗绣“绣”出新生机(侨界关注)
湖滨区:民间“绣娘”巧手绣出“仰韶虎”
绣娘有梦:让侗绣之美再绽放
扬州“95后”绣娘,“乱针”绣出家乡深厚人文底蕴
半月谈丨绣娘有梦:让侗绣之美再绽放
纪录片《中国绣娘》正式启动:讲述中国绣娘故事 展现中国刺绣之美
全国人大代表、乱针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莫元花:银针金线 绣出美好明天
羌绣传承人陈云珍:手把手教羌绣 让北川羌绣传承下去丨我是党代表
小小绣花针 绣出鸭兰村民族共富新图景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