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95后”绣娘,“乱针”绣出家乡深厚人文底蕴
原标题:扬州“95后”绣娘,“乱针”绣出家乡深厚人文底蕴
扬子晚报网3月10日讯(通讯员 刘延龙 段莹 记者 陈咏)9日,“针黹之上·满庭芳华”苏绣新生代作品展在苏州马山游客中心举行,32位苏绣新生代艺术家在此展出苏绣作品。其中,来自扬州宝应的新生代刺绣艺术家张露的作品,在展览现场引起关注。
大师点评
张露是宝应县鲁垛镇人,江苏绣达人工艺品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是一名“95后”,同时也是新近刚刚评出的“江苏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受家庭熏陶,张露很小就学会了使用绣花针。在与扬州绣娘、苏州绣娘的相处过程中,她揣摩研究不同绣娘如何落针、如何运用针法。大学期间她边读书边帮母亲设计创作参赛作品,她设计生产的绣品很受年轻人欢迎。
作品展示
扬州城拥有2500多年历史,别称维扬,琼花为市花。此次作品展览中,张露的参展作品《扬州印象•琼花护维扬》以独特的双面乱针绣作品形式呈现。系列作品以“琼花”为主题,以“水韵”为意境,共8幅。依次串连起“8座人文建筑”代表的“8段历史时空中的扬州印象”,十分惊艳。
据介绍,在“隋代扬州”篇,她将大运河、琼花、琼花观、仙鹤作为画面表现元素,采用大广角、高空俯瞰的角度展示出隋代大运河沿岸的广袤风光。远景处,大运河从历史深处迤逦而来,水上物资漕运、白帆点点。中景处,古石坊与三清殿突显出历史闻名的“琼花观”。在此盛开的琼花树与前景处绚烂的琼花大特写相互映衬。空中,与祥云齐飞的仙鹤、随风飞扬的琼花瓣营造出“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意境。
张露作品《现代扬州》
记者了解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已成功申报世界“非遗”。由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组成的扬州双博馆是国家4A 级旅游景区,也是现代扬州文化建设的地标之一。为展现“现代扬州”时代风貌,张露选择承载过去与未来的扬州双博馆作为当代扬州印象的主要表现元素。并将白塔、五亭桥、文昌阁、大明寺这些历史建筑一字排开、簇拥双博。再以“旭日欲东升、朝霞已驰空”的春晨作为画面主基调,寓意扬州生机盎然、蓄势待发、宏图可期。
展览现场,姚惠芬、吕存等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对张露的作品赞不绝口。“我刚才看了一圈了,我觉得你的作品做得挺好。我在你这里面看到的,不光是一个图案,一个技巧,更看到你这个里面一种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精神。我也看到了你的多种造型和丰富的元素的相融合,还看到了在传统里面加入了现代的生活,这个特别好。”吕村大师在现场给张露的作品进行点评。
张露作品《隋代扬州》
“作为新生代,每个人的创作理念是不一样的,新生代要能展示年轻人的思想、年轻人的理解方式。”张露表示,自己会不断传承创新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发现非遗文化之美,“扬州是我的家乡,我想通过我的绣花线,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与风景、建筑之间的关系,用现代的画面风格,去呈现我对扬州城每一个时空的想象与理解,让‘扬州好地方’变得越来越美。” 张露说。
校对 盛媛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全国人大代表、乱针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莫元花:银针金线 绣出美好明天
重庆万州盘活“指尖经济”:“针”功夫“绣”出幸福生活
绣娘有梦:让侗绣之美再绽放
湖滨区:民间“绣娘”巧手绣出“仰韶虎”
半月谈丨绣娘有梦:让侗绣之美再绽放
纪录片《中国绣娘》正式启动:讲述中国绣娘故事 展现中国刺绣之美
羌绣传承人陈云珍:手把手教羌绣 让北川羌绣传承下去丨我是党代表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汴绣非遗传承人王素花:匠心不泯 针指之间绣人生
让苗绣“绣”出新生机(侨界关注)
小小绣花针 绣出鸭兰村民族共富新图景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