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与运河展开对话
原标题:用诗与运河展开对话
□ 本报记者 冯圆芳
近日,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胡弦的最新诗集《水调歌头》出版。诗人以运河为脉络,把与之相关的一切错落有致地编织进诗行中:庙宇、船坞、扁舟、压舱石、水罐、铜牛、塔亭……“家国就在河的两岸。河,像一个起着连通作用的‘装置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我们重新感受时间,感受历史基因在当下的潜伏呈现。”胡弦说。
《压舱石》一诗中,诗人由压舱石联想到民族英雄文天祥:“宋末,文天祥被俘,经海路,入赣,涉江而东,入大运河北上……一个心有巨石的人,仰望太行山时才能心绪平静。”
在时间和文化中汩汩流淌的运河成为“起兴”的源头,逐步建构起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水系”。但伸向历史维度的拓展,并非《水调歌头》打开运河的全部方式。一如《诗刊》副主编霍俊明所言,我们面向历史,但不能停留于对历史记忆的单向度反刍。“面对运河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文学表达如何承载现代性的思考,是运河题材创作成功的关键。”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说。
胡弦《水调歌头》如何与运河重新展开对话?南开大学教授罗振亚认为,胡弦以主体心灵的投注与当代意识的烛照,使运河书写突破了原态复现和思古幽情抒发的维度,也跳出了风景描摹或民俗学的泥淖。作为一位静观默察型的诗人,他以直觉的穿透力使诗超越事物的表层和芜杂,在情感背后有理性的成色显影,将读者带入一片思想的园地。这是《水调歌头》贡献给当代运河书写的宝贵经验。
面对运河的“无限性”,去发现那些“不在”的东西,对《水调歌头》的创作方法,胡弦自己有着精彩的诠释。“比如虎牢关,这个紧紧卡住黄河、运河两条交通枢纽的著名关口,现在已经不存在了,雄关化为了田亩。但是,‘在场’不以我们的目视为准绳,而是以心灵为准绳,河道消失了,但是‘道’留了下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首届运河谈诗——“运河之都·淮安行”大型音乐诗会举行
用文字与文学大师对话
摄影家程序千年运河艺术摄影展在沧州举办
运河新生:渔火延绵 诗意人生
上善之水运河美(之五)
运河流淌到生命里,塑造了现在的我
“坊间对话”聚焦“戏曲现代戏创作与现代性探索”
运河之美 尽在画中
小伙用AI技术与已故奶奶对话 ,聊家常对答如流
新华视点 | 运河新生:渔火延绵 诗意人生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