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华裔女生TED演讲:读书的治愈力
原标题:哈佛华裔女生TED演讲:读书的治愈力
前言
阅读的作用是什么?每个读书人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在书中寻到相似的自己,找到宽慰;有的人在书中看到更广阔多彩的世界,获得力量;有的人在书中找到对抗世界的勇气和坚持自我的信念。哈佛大学华裔女生郭怡慧在TED中指出来阅读对她的影响。
阅读的作用是什么?每个读书人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在书中寻到相似的自己,找到宽慰;有的人在书中看到更广阔多彩的世界,获得力量;有的人在书中找到对抗世界的勇气和坚持自我的信念。
在这个TED演讲中,哈佛大学华裔女生郭怡慧(Michelle Kuo)讨论了“阅读如何改变我们的人生,以及这种改变的局限性“。她分享了自己在密西西比三角洲支教时,与学生帕特里克的故事。阅读没有让帕特里克摆脱贫困、他的人生之旅依旧艰辛,但阅读使他的内心充满想象力和美好的事物,阅读使他保持清醒,阅读给予他表达情感的欲望和能力。所以,当你觉得无所事事时,一起读书吧!
今天,我想谈谈读书如何改变我们的人生,以及这种改变的局限性。我想谈谈读书如何给了我们一个人际关系的共享世界。
我也想谈谈这种关系为何总是有失偏颇的,为何读书终究是一件孤独、却又能自娱自乐的事情。
改变了我的人生的一位作家,是伟大的非裔美国小说家詹姆斯·鲍德温。
20世纪80年代,我在密歇根州西部长大,当时的美国亚裔作家中对社会变革感兴趣的不多。所以我求教于詹姆斯·鲍德温,我想或许可以通过这种感受种族意识的方式来填补这一空白。但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己不是非裔美国人,我从他的言论中感到了质疑和谴责。
尤其是这些话:自由派会表现出所有合宜的态度——但他们没有真正的信念。在紧急时刻,你希望他们履行诺言,他们却突然不见了人影。
他们出于某种原因不见了踪影,我是从字面上理解这些话的。那么,我应该去哪里?
我去了密西西比三角洲,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这个地方深受一段强有力的历史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黑人冒着生命危险争取受教育的机会和投票权。我希望加入这一变革,帮助青少年从中学毕业,并继续进入大学深造。
我到密西西比三角洲时,这个地方仍然很贫穷,仍实行种族隔离,极其需要变革。
我所任教的学校,没有图书馆,也没有辅导员,但却有一名警察。有一半的老师是代课老师,学生如果打架,学校就把他们送到当地的县监狱。
就是在这所学校,我认识了帕特里克,他十五岁,留过两次级,正在上八年级。他很安静、内向,好像总在沉思。他很讨厌看到别人打架。有一次,我看见他跳到两个打架的女孩之间劝架,结果被撞倒在地上。
帕特里克只有一个问题——他不愿意来上学。他说,有时候学校太令人沮丧了,因为总有人打架,有老师辞职。他妈妈打两份工,没精力敦促他去上学。所以我把叫他来上学这事给揽了过来。因为我那时22岁,非常乐观,我的办法就是到他家里去,跟他说:“嘿,你为什么不来上学?”这招还真管用。他开始每天都来上学,并且在我的课上开始有进步了,他写诗、看书,每天都来上学。
在知道了该如何跟帕特里克建立良好关系的同时,我被哈佛法学院录取了。要再次面对同一个问题:我该去哪里?我该在哪落脚?我心想,密西西比三角洲是有钱的人和有机会的人都会离开的地方,而留下来的都是没有机会离开的人。
我不想成为离开的人,我想成为留下的人。但另一方面,我感到孤独又疲惫。所以我说服自己,如果我取得法学学位,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做更多的改变。于是我离开了。
三年后,我即将从法学院毕业时,我的朋友打电话告诉我,帕特里克跟人打架并杀了一个人。我很震惊,一方面我不相信,但另一方面我也知道这是真的。我乘飞机南下去看帕特里克。
我到监狱里去探望他。他告诉我这是真的,他的确杀了人,但他不想多谈这件事。我问他学校怎么了,他说当年我走后,他就辍学了。然后他想告诉我一些别的事情,他低着头说,他有了一个刚出生的女儿。他觉得作为父亲让女儿失望了。我们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非常匆忙、尴尬。
我走出监狱时,内心里有个声音说:“回来吧。如果你现在不回来,你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于是,从法学院毕业后,我又回去了。
我回去看帕特里克,我回去看我能否帮他处理他的案件。这次我见到他时,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说:“嘿,帕特里克,给你女儿写封信吧,这样你就可以记着她了。”我递给他一支笔和一张纸,于是他开始写信了。
但是当我看到他递给我的信时,我很吃惊。我辨认不出他的笔迹,他犯了些简单的拼写错误。作为一名老师,我知道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很大进步,但我从未想过学生会大退步。
更让我痛心的是,他写给女儿的信的内容。他写道:“我为我犯的错和不能陪伴你感到抱歉。”这就是他觉得他该对女儿说的所有话了。我问自己,怎么能说服他,他还有更多话可以说,他在有些方面是不需要道歉的。我想让他觉得他有值得与女儿分享的东西。
在接下来的7个月里,我每天都去看他,给他带些书,我的购物袋成了一个小图书馆。我带了詹姆斯·鲍德温,我带了沃尔特·惠特曼,C.S.刘易斯的书。我带上了树木指南、鸟类指南,字典成了他最喜欢的书。
有时候,我们俩会静静地坐下几个小时看书。还有的时候,我们会一起看书一起读诗歌。
我们从三行俳句诗开始,读了上百首三行俳句诗,这些诗看似简单但都是杰作。我会跟他说:“跟我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诗句吧。”
有些诗很有趣。这是小林一茶(日本江户时期著名俳句诗人)的诗:“蜘蛛别慌,我只是随意打扫房子。”还有这首:“睡了大半天,却没人处罚我!”而这首优美的诗,描写的是初雪的场景:“小公鹿相互舔舐毛绒上初霜。”
这些俳句,从视觉角度也看起来神秘又华丽。留白与文字本身同样重要。
我们读了W.S.梅尔文(美国作家)写的一首诗,这是他看到妻子在花园里劳作后写的,他意识到他们将一起度过余生。
让我想象我们随心所欲,
再次归来,届时将是春天,
我们会像往昔那般青春,
磨旧忧愁将已消逝如朝雾,
晨光总要慢慢破云而出。
我问帕特里克他最喜欢哪一句,他说,“我们会像往昔那般青春,”他说这让他想起一个地方,在那里,时间停下脚步,时间不再重要。
我问他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那里时间永恒不变。他答道:“我的母亲。”当你和别人一起读一首诗时,这首诗的意境会发生变化,因为它分别成了你和那个人的诗。
然后我们读书,我们读了很多书,我们读了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回忆录,他是个美国奴隶,自学读书写作,因为有文化,他得到了自由。我从小到大都视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为英雄,觉得他的故事励志且充满希望。
但这本书却让帕特里克陷入恐慌。他着迷于道格拉斯讲述的一个故事:圣诞节期间,主人会给奴隶杜松子酒喝,以此向他们证明他们掌控不了自由,因为他们会醉得在田野上跌跌撞撞。
帕特里克说他对此很有同感,他说,监狱里有些人就像奴隶一样,不愿去想他们的处境,因为这太痛苦了,思考过去太痛苦,思考久远的未来也太痛苦。
他最喜欢的是这段话:无论什么都行,只要让我摆脱思考!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自己的处境,这令我饱受折磨。没有任何法子能让我摆脱这些想法。
帕特里克说道格拉斯勇于去写,不断思考。但帕特里克不知道,我觉得他很像道格拉斯,虽然阅读让他感到恐慌,但是他却坚持看书。他在没有灯光的水泥楼梯间看书,比我先读完了一本书。
然后我们接着读我最喜欢的书之一,玛里琳·鲁宾逊的《基列家书》(Gilead),这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一封很长的家信。他喜欢这段话:
我写这封信给你的原因之一是要告诉你,如果你曾经自问你这辈子有什么成就……你是上帝赐予我的恩典,一个奇迹,你的存在甚至超越奇迹。
这本书所用的语言,表达的爱、渴望、呼声,重新点燃了帕特里克写作的欲望。他在笔记本上写满了给女儿的信,一本接着一本。在这些美好、文字细腻的信中,他想象自己和女儿在密西西比河上划独木舟。
他想象他们找到了一条清澈的山间小溪。当我看着帕特里克写信,我心想,现在也要问一下大家,有多少人给觉得对不起的人写过信?这应该要比把那些人从你的脑海中抹去要容易得多。但帕特里克每天都得去面对他的女儿,全神贯注、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想要对她负责。
我也想在自己的人生中,以这种方式冒险,因为这种冒险表现出了一个人内心的强大。退一步来说,我想扪心自问,我有什么资格讲帕特里克的故事?帕特里克是那个在苦海中求生的人,而我这辈子没有一天挨过饿。
我经常想这个问题,但是我想说的是,这故事不仅跟帕特里克有关,它也跟我们有关,它讲述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它讲述着帕特里克以及他的父母和祖父母被这个富足的世界拒之门外。
在这个故事里,我代表了那个富足的世界。我讲这个故事时,并不想隐瞒自己,隐瞒我所拥有的权力。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显露这种权力,然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能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读书也许是缩短这种距离的一种方法,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平等分享的宁静世界。
你现在可能会在想,帕特里克现在怎么样了。读书是否改变了他的命运?是的,但也不完全是。
帕特里克出狱时,他的人生之旅极其艰辛,因为他有案底,雇主拒绝聘用他,他母亲,也是他最好的朋友,43岁时因心脏病和糖尿病去世了。他一直无家可归,忍饥挨饿。
所以我觉得,很多对读书的评论都是夸大其词。帕特里克并未因读书识字而免遭歧视,也没能使他母亲免于病逝。
那么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呢?
读书使他的内心世界充满神秘、想象力和美好的事物,读书给予他欢乐的画面:深山、大海、小鹿、秋霜。读书让他领会了那些自由自在的大自然的文字,读书让他有能力倾述所失去的东西。
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写的那首诗是多么珍贵,帕特里克记住了它:
我拥有的岁月,我丢失的岁月,渐长的岁月,如女儿渐长再也容不进停泊的,我的臂弯。
读书赋予了他勇气。我记得他一直在看道格拉斯的书,尽管这令他很痛苦。他一直保持清醒,即使这清醒让人心痛。读书是一种思维方式,这就是为什么读书很难——因为我们必须思考。
帕特里克选择思考,而不是拒绝思考。
最后,读书给了他与女儿交谈的语言,读书激发了他写作的欲望,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结是如此的紧密。在我们开始读书时,我们就开始找到了表达情感的文字。他找到了形容父女俩共处情景的文字,他找到了合适的文字来表达他对女儿深沉的爱。
读书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给了我们彼此亲近的机会,跳出我们的思维框架。读书消除了我们不平等的关系,给了我们短暂的平等。当我们以读者的身份,跟别人初次相见时,我们都是带着新鲜感的。
我们可能不知道他喜欢哪些文字,有什么往事,心里有什么悲伤。你面对的是他内心最深处的秘密,然后你开始想知道:那我的内心世界里有什么?我有什么值得与别人分享的?
在帕特里克给女儿的信中,有些话我特别喜欢,我想用这些话来结束演讲:
河流的某些部分被阴影遮住,不过光线会从树木的缝隙透进来……许多桑葚悬挂在一些低矮树枝上。你伸长了手想去摘。
还有这封很优美的信,他在信中写道:
把眼睛闭上,听那些字词的声音,我把它背得很熟,我想让你也知道它。
推荐阅读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都“纵容”孩子去浪费时间
陶行知: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被老师称作没天赋的孩子,一年后却逆袭成学霸,这位妈妈做了什么?
文末留言功能已开通,欢迎大家点击右下角,畅所欲言!
来源丨问对教育,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2285912268@qq.com。
编辑丨Lily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哈佛华裔女生TED演讲:读书的治愈力
艺术|未作回答的问题:伯恩斯坦哈佛六讲
第五届海外华裔青少年“印象·福州”大赛颁奖
治愈人生的三把钥匙:行走、读书、吃饭
哈佛被裁定违宪,美国吵翻了!这个被华人深恶痛绝的规则终结
【读书随笔】时光,在秋色里治愈
龙华区世界读书日演讲活动阵容曝光 除了樊登还有他们
哈佛校长2023毕业演讲刷屏: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美国华裔英语小说的汉字情结
华裔青少年专题画展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开幕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