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钩沉“植物猎人”探险传奇 阿来最新长篇《寻找香格里拉》出版

原标题:用文学钩沉“植物猎人”探险传奇 阿来最新长篇《寻找香格里拉》出版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袁琴

“我此生最后的文字,我自己撰写的墓志铭:这个人的青年与壮年都献给了中国,他的余生,都用来怀念中国。”有“植物猎人”之称的探险家约瑟夫·F.洛克在《国家地理》杂志的空白处写下了这句话。1962年12月,洛克死于夏威夷家中。

时隔半个世纪后,中国作家阿来打开那些尘封的记忆,花费12年追寻洛克的脚步,努力用文学钩沉他在中国探险,尤其是寻找、发现香格里拉的传奇。

2023年8月,阿来以洛克为主角的最新长篇《寻找香格里拉》由上海九久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出版。作为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的嘉宾,阿来将于8月20日下午做客上海徐家汇书院,与文学评论家黄德海进行一番对谈,为读者讲述《寻找香格里拉》的创作故事。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探险家、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博士作为美国农业部特派专家、国家地理学会考察队队长来到中国,先后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四川一带生活了27年。采集植物种子、标本,拍摄照片,历尽艰险进行科学考察、探险活动,并深入到了传说中的神秘的世外胜地“木里”,作为第一个到此地的外国人,发现了贡嘎日松贡布三神山,并在《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他的发现,世人由此知道了“香格里拉”。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以此为素材,写出震惊世界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这个名字横空出世,从此成为万众争寻的世外桃源。

“山路弯曲地穿过冷杉和栎树形成的森林,多种杜鹃散布在密林深处,还有隐现在树丛里的牡丹花和报春花,真使得这里像是一个神仙浏览的花园……”这是洛克上世纪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的一段文字,展现了凉山州木里县的绝美。而他走过的路被后人称为“洛克路”,一条传奇之路。

《寻找香格里拉》

酝酿、筹备写作十来年,三进木里

作为追随洛克脚步的其中一人,阿来也曾多次前往木里,带着美国人斯蒂芬妮·萨顿为洛克所作的传记《苦行孤旅》和洛克所著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去触碰洛克丰富、复杂、矛盾和捉摸不定的一生。不仅如此,他还借在美国大学讲学的时机,去图书馆遍寻洛克的资料,把当年洛克发表的文章、洛克的照片等,都扫描复印带回了中国。

阿来一直对植物学有浓厚的兴趣,出差、讲学经常随身携带着博物方面的研究书籍,也创作过《三只虫草》《蘑菇圈》《河上柏影》“山珍三部”的生态自然小说。

阿来(出版社供图)

批判式呈现人物心态的复杂性

阿来说,《寻找香格里拉》是历史题材,其实是一部剧本小说。“清末民初,有很多外国探险家到中国来进行探险,他们中有的进行地理考古,有的在中国西南地区研究生物的多样性,其中有一个植物猎人、探险家洛克比较有名,后来我就想写一个他在中国的探险故事。”

“这种故事非常有意思,一是当西方人来到那个时候的中国,他们有一种如入无人之境的感觉,另一个方面,他们研究动植物确实有眼光。所以我们今天来看这个内心会很矛盾,一方面对他们的科学精神很欣赏,但另外一方面又对他们那种殖民心态很愤怒。”

在《寻找香格里拉》中,阿来通过洛克与身边护卫的对话等细节,对人物复杂的心态进行了理性而清醒的批判式呈现。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可以说是阿来写作中一以贯之的主题。抵达地理上的远方,抵达思想和审美上的远方。超越生命的极限,探索世界的未知深处。“我一直在保持庄重地书写……尽力使自己的生命与一个更宏大的存在对接起来。” 阿来说。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用文学钩沉“植物猎人”探险传奇 阿来最新长篇《寻找香格里拉》出版
阿来出版新著《西高地行记》,用文字见证“行走的力量”
阿来最新行走笔记《西高地行记》出版: “尽力使自己生命与一个更雄伟的存在对接”
《寻找林木森书店》:用长篇童话讲述“留住书店”的故事
阿来主编MOOK书出版:为寻找“成都生活美学”做一个开放性引子
汤素兰《寻找林木森书店》:用长篇童话讲述“留住书店”的故事|新书架
阿来《西高地行记》:行走让写作变得精致又开阔
茅奖作家陈彦最新长篇:用文学展开星空探寻之旅
深入历史与江湖缝隙,田耳长篇《秘要》讲述影子写手传奇故事
以“赤子之心”写“少年精神” 叶舟用“除锈”的文学寻找西北腹地精气神|北京图书订货会

网址: 用文学钩沉“植物猎人”探险传奇 阿来最新长篇《寻找香格里拉》出版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1464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