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令之美丨出伏了,还要热多久?
原标题:节令之美丨出伏了,还要热多久?
来源标题:节令之美丨出伏了,还要热多久?
今年长达40天的三伏天8月20日正式结束,清凉可期。
今年的末伏时间为8月10日至8月19日。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末伏指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民间素有“秋后一庚入末伏”之说。民俗理念认为,如果末伏在立秋这天之后,那么俗称“秋包伏”;如果立秋当日正好入末伏,也就是说立秋当天恰逢庚日,那么就叫“伏包秋”。
立秋当天正逢庚日比较少见,而多数情况下进末伏的时间往往在立秋这天之后。以今年为例,立秋是8月8日,往后找到的第一个庚日是8月10日,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由于今年进末伏的时间在立秋之后的两日,即俗称的“秋包伏”。
源于此,民间也产生了不少民谚、俗语和老话,如“伏包秋凉飕飕;秋包伏热死牛”“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等等。那么,“秋包伏”真的会热得哭吗?
“古人根据生活与劳动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些老话或谚语也是一种经验之谈,常常蕴含几分道理,但我国地域辽阔,再加上长期以来气候变化波动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具体情况还应具体分析。”由国庆说。
出伏后,天气热不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秋老虎”是否发威。所谓“秋老虎”是指出伏后短时间会热到35摄氏度以上的天气,大多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候特征是早晚稍清凉,午后则高温暴晒。
“秋老虎”现象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有时来得早,有时来得晚,有时还会去而复返,持续的时间也长短不同,长则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短则一周左右。
由国庆表示,虽然“秋老虎”让气温居高不下,但随着空气中的湿度下降,人体的感受会舒服很多。他建议,出伏后公众仍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还是要注意防暑降温、补充水分、劳逸结合、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当锻炼。
今年长达40天的三伏天8月20日正式结束,清凉可期。
今年的末伏时间为8月10日至8月19日。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末伏指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民间素有“秋后一庚入末伏”之说。民俗理念认为,如果末伏在立秋这天之后,那么俗称“秋包伏”;如果立秋当日正好入末伏,也就是说立秋当天恰逢庚日,那么就叫“伏包秋”。
立秋当天正逢庚日比较少见,而多数情况下进末伏的时间往往在立秋这天之后。以今年为例,立秋是8月8日,往后找到的第一个庚日是8月10日,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由于今年进末伏的时间在立秋之后的两日,即俗称的“秋包伏”。
源于此,民间也产生了不少民谚、俗语和老话,如“伏包秋凉飕飕;秋包伏热死牛”“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等等。那么,“秋包伏”真的会热得哭吗?
“古人根据生活与劳动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些老话或谚语也是一种经验之谈,常常蕴含几分道理,但我国地域辽阔,再加上长期以来气候变化波动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具体情况还应具体分析。”由国庆说。
出伏后,天气热不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秋老虎”是否发威。所谓“秋老虎”是指出伏后短时间会热到35摄氏度以上的天气,大多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候特征是早晚稍清凉,午后则高温暴晒。
“秋老虎”现象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有时来得早,有时来得晚,有时还会去而复返,持续的时间也长短不同,长则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短则一周左右。
由国庆表示,虽然“秋老虎”让气温居高不下,但随着空气中的湿度下降,人体的感受会舒服很多。他建议,出伏后公众仍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还是要注意防暑降温、补充水分、劳逸结合、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当锻炼。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节令之美·立春丨4日10时42分立春,“打春”啦!
(图表·漫画)[节令之美·清明]清明祭扫
节令之美·小满丨小得盈满,一切刚刚好
(图表·漫画)[节令之美·雨水]朦胧见春意
节令之美·入伏|16日“入伏” 伏天长达40天
(图表·插画)[节令之美·夏至]赏荷、吃夏至面
(图表·漫画)[节令之美·春分]春时迎燕来
(图表)[节令之美·春分]3月21日5时24分春分:燕子来时春正好
(节令之美·谷雨)20日16时14分谷雨:开到荼蘼花事了,楝花谢后别春风
读书之美丨阅读的力量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