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影建厂65周年|文学与影视“深情”交流 西部文学刊物影视改编联盟在西安成立

原标题:西影建厂65周年|文学与影视“深情”交流 西部文学刊物影视改编联盟在西安成立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夏明勤 实习生 高冰洁)作为西部文化重镇,20世纪80年代,陕西在赓续历史根脉、传承文化血脉的伟大进程中,打造形成了“文学陕军”“西部影视”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文学创作和影视创作双向驱动、彼此赋能、相互成就,推出了《人生》《野山》等一部部恢宏巨制。

聚焦西部文学影视改编,聚力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8月23日,在西影建厂65周年之际,西部文学刊物影视改编联盟在西影电影园区成立。这标志着西部文学与西部影视实现“深情”交流、跨界合作,将在新时代续写西部电影高质量发展的华彩华章。

助力新时代西部影视和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西部文学刊物影视改编联盟成立仪式上,陕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鲍永能在致辞中指出,“‘西部文学刊物影视改编联盟’是把握文艺创作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施品牌强强联合、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有力举措,希望能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广泛开展作家签约、题材孵化、创作交流、人才培训、信息共享等活动,推动更多作家、编剧、导演碰撞思想火花、展开跨界交流,共议深度融合、共谋一体发展,不断地聚集文学力量、点亮光影梦想,开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文学是众多艺术的母本。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新时代文学与影视互动发展的新机遇。如何使文学作品更好融入现代传播格局,如何阐释西部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刻价值,如何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学和中国影像叙事的新的重大课题。”

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齐雅丽认为,联盟的建立,能够大容量涵养优化文学和影视转化的生态体系,推动文学的多元传播研究以及跨界、跨形态转化,“希望联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撬动多行业、多领域跨界组合,建设和现代化传播规律相匹配的西部文学融媒传播机制。进一步发掘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激活文学作品的经济价值,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助力新时代西部影视和西部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西部文学扛鼎力量“抱团”与影视联动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离不开文学的滋养。在广袤而神奇的中国西部,文学是这片热土上最茁壮的庄稼。这里曾走出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陈彦、阿来,刘亮程等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巨匠。更有广大的青年作家、文学爱好者笔耕不辍,挥毫泼墨,纵情书写着新时代的西部生活、西部故事。

记者了解到,最新成立的西部文学刊物影视改编联盟,由西影联合西部十一省(区、直辖市)十三家文学刊物共同成立,彼此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常态化深度推动文学的影视改编与转化。联盟将深度融合丰富的作家资源、文化资源,致力于构建常态化文学、影视改编与转化,为西部文学的版权储备开发和改编创作注入双向转化融合的强大动能,成为沟通文学信息、展示文学成就、链接影视创作、加强互学互鉴的重要平台,打造文影联动共生共荣新生态。

《延河》《山西文学》《飞天》《西部》《草原》《西藏文学》《四川文学》《青年作家》《红岩》《边疆文学》《山花》《广西文学》《延安文学》……当西部文学生态中的扛鼎力量“抱团”与影视实现联动,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河》杂志社社长兼执行主编阎安在宣读“西部文学刊物影视改编联盟成立倡议书”时,表示:“将文学特有的人文阅读属性和影视特有的视听人文属性主动有机地融合,推动其一体化发展,产生高纬度、多元化、大范围艺术力量输出效能的实现,让文学和影视更大范围地覆盖现代公众文化空间,是我们的目标。打破和文学和影视机缘性、偶发性、不确定性的单向寻望的传统关系,用主动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增强双向奔赴,使优秀的文学作品迸发出更大的力量,让影视更多地、充分地吸纳文学血液,是我们的追求。”

作为联盟代表,新疆《西部》杂志主编张映姝在致辞表示,“西部文学刊物影视改编联盟的成立,架设了一个文学与影视相互沟通的桥梁。在这个桥梁之上,相遇的还有古老与新生、厚重与活力、精神坚守与商业收益。希望影视改编可以为文学期刊注入活力,为刊物带来网络红利与持续关注,为期刊发展找到新的‘破局’点。优秀文学作品与影视的结合会产生1+1>2的效果,前者可以为后者提供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熟完整的故事框架以及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赋予影视改编作品特殊的魅力。联盟的成立定会推动文学和影视这两大艺术门类的合作从个体的、自发的、随机的,上升为有组织、有计划、有保障的交流合作,为两种艺术形式、两个产业领域注入活力。”

文学与影视的双向融合迈入新的历程

从电影诞生的那一刻起,文学就多了一个艺术出口。追溯中国百余年电影史,可谓文学与电影相互缠绕、相互影响的文艺史——当文学创作和影视创作相互成就,它们在双向奔赴和双向驱动中,深刻地记录着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作为西部电影策源地的西影厂,更是把文学沃土作为电影创作的核心源泉,去讲述不同时代的中国故事。在西影65年的创作历程中,有四十余部电影都来自文学,并获得瞩目的成就——1982年,路遥小说《人生》横空出世,吴天明导演随即将其搬上银幕,成为西部电影里程碑之作;根据贾平凹的小说《鸡窝洼人家》改编的电影《野山》,荣获1986年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多项大奖;1988年,张艺谋执导《红高粱》一举夺得中国第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大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此外,根据张贤亮《浪漫的黑炮》改编的电影《黑炮事件》,根据王朔《浮出海面》改编的电影《轮回》,根据贾平凹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五魁》,根据冯骥才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炮打双兵》,根据阿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孩子王》……都成为极具共鸣性的时代记忆。

西影集团总经理黄献松表示,“西部电影自诞生起,就与西部文学有着密切关系,两者内在的人文气息和乡土气质相通相融,都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写照。文学改编是西影的优良传统,40多部银幕经典都来自文学改编。‘西部文学刊物影视改编联盟’的成立,是践行文化强国的创新实践,也是全面实施西部影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文学与影视的双向融合将迈入新的历程。我们将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携手前行,通过文学影视改编,描绘西部人民火热的奋斗生活,展现鲜明多元的西部文化,让文化与艺术在这里积淀,文学与影视在这里交融,共同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讲好中国故事、西部故事。”

现场,鲍永能、贾平凹、许还山、赵文涛共同为西部文学刊物影视改编联盟揭牌。随着联盟的成立,除了联盟成员单位内部的常态沟通、小说推荐评估改编等工作外,更大范围的文学改编作品征集也是重点关注的领域。作为联盟成立后的第一项重要活动,全国中短篇小说征集大赛现场宣告启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西影建厂65周年|文学与影视“深情”交流 西部文学刊物影视改编联盟在西安成立
西部文学刊物影视改编联盟成立
西影建厂65周年|大师对谈 探索文学影视改编新路径
刚刚成立的“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它有哪些关键词?
早就被影视化“锁定”,茅盾文学奖作品荧屏见
《人生之路》研讨会举办:探索经典文学影视化创作之新路径
论坛|创投沙龙助力现实题材文学影视合作
作家出版社选2022年度最具影视改编价值图书 梁晓声《中文桃李》等10部作品上榜
“新东北文学”影视改编热,他们书写东北的阵痛与悲欢 | 知书No.194
小小说作家联盟在河南成立

网址: 西影建厂65周年|文学与影视“深情”交流 西部文学刊物影视改编联盟在西安成立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1694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