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举行近百场文学主题活动
原标题:线上线下举行近百场文学主题活动
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之阅读北京
昨日下午,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开幕式暨《十月》创刊45周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建社40周年论坛会议在北京文联老舍剧场举办。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全国文学界、出版界等社会各界及广大读者广泛参与的文学主题活动将联动北京“16+1”区,近百场各类型活动将全方位覆盖线上与线下,为北京的秋天增添一抹浓郁的文学底色。
第三批“十月签约作家”发布
在启动仪式上,实践出版前移融入创作的理念,创新文学作品生成机制的第三批“十月签约作家”正式发布,贾平凹、熊召政、季栋梁、徐坤、罗伟章、黎紫书、乔叶、李修文、王凯、葛亮十位作家入选。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乔叶代表签约作家发言,她回顾了自己不断和《十月》发生交集的创作经历,感谢《十月》杂志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她的文学之路上给予的温暖扶持和陪伴。
活动现场,《十月》杂志创刊45周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建社40周年论坛举办,莫言、阿来、刘亮程、孟繁华、白烨等作家、评论家及读者代表围绕共同追忆过去,见证当下,畅想未来。
采访中,北京青年报记者还了解到,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还将举办更多面向读者的系列纪念活动。新晋茅奖作家乔叶将带着她的获奖作品《宝水》与读者互动,“名家读经典”系列文学活动落地北京文联老舍剧场,作家阿来、徐则臣、张莉,将分别解读《瓦尔登湖》《受戒》与《雷雨》,活动在线下与线上同步进行。
发掘年轻作者是“十月”历来的传统,20多年来,《十月》杂志的重要栏目《小说新干线》栏目推出了近百位“文学新人”,他们中的不少人现已成长为文坛的中坚力量。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将举办《小说新干线》栏目20周年研讨会,主办方将邀请多位入选该栏目的作家参与研讨,回忆创作往昔,展望文学未来。
系列大众文学活动将举办
作为一直以来文学月的配套活动,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将邀请著名作家、评论家及青年新锐共同研讨如何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学。聚焦作家们将如何书写北京,本届文学月设置了“新北京,新生活,新写作”主题分享,邀请刘庆邦、徐坤、乔叶、文珍等生活在北京一直在书写北京的作家,讲述他们感受到的北京这座城市的变化,以及当下书写新北京新生活的尝试与努力。
此外,北京市区县作协在文学月期间也将举办“十月悦读”系列大众文学活动和“金秋惠民书香节”,各区县、实体书店、博物馆、门户网站等行业力量积极参与,作家见面会、新书分享会、讲座沙龙、打折促销等活动将为首都市民和文学爱好者奉上一场精神盛宴,掀起全城互动的文学热潮。
“国际交流”板块内容更为丰富
随着国际交流活动逐渐恢复,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的“国际交流”板块相较往年设置得更为丰富,论坛、讲座、文艺演出、戏剧展演、全球征文等活动将继续以文学为桥梁,推动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
2023年,《十月》全新设立《全球首发》栏目,邀请日本作家平野启一郎等国际知名作家,以中文形式全球独家首发重磅新作。以该栏目为契机,“‘全球首发’国际文学对谈”活动邀请国际国内著名作家、学者,同屏讨论文学议题。
中俄童诗互译交流计划暨世界童诗翻译交流论坛,也将在文学月期间举办,交流计划旨在相互翻译、推介优秀的童诗作品和诗人,作品在双方的杂志和网站上刊登,以童诗为切口,促进两国人文交流。
闭幕活动将揭晓年度作家作品
本届文学月的闭幕活动,北京交响乐团将在民族文化宫举行十月文学之夜交响音乐会首演,同时揭晓的还有“十月年度作家作品”,闭幕活动还将邀请普通读者代表上台讲述“我与十月的故事”。音乐会以云晚会、云沟通等形式,邀请各地文联、作协融入活动,为文学爱好者和音乐爱好者带来一场文学与音乐的交响,通过重温经典,激励更多人热爱文学,热爱新生活。文/本报记者 张恩杰 供图/北京出版集团
相关
薛超伟、大头马、三三入选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
昨日下午,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开幕式暨《十月》创刊45周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建社40周年论坛会议在北京文联老舍剧场举办。会上发布了第二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2022—2023年度)特选作家”入选作家名单:薛超伟、三三、大头马等三位青年作家获得本届支持计划。
活动现场,89岁的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上台为上述三位年度特选作家颁发了证书及纪念牌。在寄语中,王蒙希望三位充满青春活力的作家不但要有文学的能量,还要有生活、学习、知识方面的积累。“我也希望我们的作家对生活有一种欣赏、一种展望,也有一种灵动;同时我希望对生活有一种较劲、苦钻、有一种对它的一切挑战及问题的回答。”
三位入选作家中,薛超伟在小说集《隐语》中营造了一个自在而宽阔的世界,其作品被评为“流动着道法自然的空灵之气与天真果敢的少年真气”;在大头马的小说集《国王的游戏》、旅行文学《东游西荡》中,幻想与现实相互推动、虚拟与真相彼此映射,笔下的故事是明快飞扬、极富想象力;三三的小说被评为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开阔的题材视野。在以小说集《晚春》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中,她聚焦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深处,那些波折而壮阔的精神历险,语言灵动、想象跳脱、节奏把握自如、结构掌控精准,体现着青春的才华与自信。
在代表三位作家致答谢词时,三三谈及自己的一个小感受。前阵子,她在读罗新老师所写的《漫长的余生》。这是一本微观史著作,开头抛出宫女慈庆的墓志铭,说她“俗姓王氏,字钟儿,太原祁人”。从这段叙述中,我们无法判断王钟儿究竟是哪里人,这里所写的“太原祁人”,只是她的郡望。这让三三从某种程度上理解了文学的意义:“我突然感受到,时间、历史在以一种多么浩瀚的方式,冲洗我们的存在。我想,这就是我们需要文学的原因。”三三认为,文学是可以照亮一个人的,照亮他生命的细节,照亮他诸多身份背后的实体,照亮他生命中最真挚的部分。文学给我们慰藉,让人与人真正的交流得以发生。
三三曾在小说《即兴戏剧》的结尾,以虚构创作谈的形式,偷偷留下了自己的真实邮箱。她以小说中一个人物的身份,邀请读者对这篇小说的不解之处进行发问。“截止到今天,我已经收到好几封陌生人邮件。有就小说提问的,有分享诗歌的,有对文学和创作本身提出疑问的,有询问人生困惑的。我的回复对他们而言,很可能微不足道,但也可能恰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了一点点文学意义上的力量。”三三表示,这样的时刻,哪怕只是一瞬,都是让一个写作者感到安慰的。
在去年的第七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开幕式上,王蒙捐出他的稿费,在中华文学基金会设立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每年从40岁以下的青年作家中选出若干名特选作家予以支持,同时举行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论坛。孙频、郑在欢、渡澜等三位作家入选了首届(2021-2022年度)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
文/本报记者 张恩杰 统筹/刘江华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I 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开幕 近百场活动线上线下举行
第七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如约而至 近百场文学活动打造文化盛宴
国际舞蹈影像季推近百场线下活动郎园变身艺术高地
“五一”期间 北京各大实体书店举办近百场阅读活动
河南信阳:中秋诗会答题挑战赛启动 线上线下齐“闯关”
深图千余场活动“阅满鹏城”
第 28 个世界读书日,罗湖图书馆线上线下搭建书香盛宴
文学月来了!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亮点抢先看
悦读春天|北京“16+1”区书市分会场:石景山区开展30多场阅读文化惠民活动
线上话题互动 线下通关打卡 美好信阳中秋诗会以诗会友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