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寿民的芦雁
原标题:边寿民的芦雁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王秉良
苏东坡在诗中感叹:“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我们的生命轨迹,是无法预知的,不论是踪迹的漂泊无定,还是心途的迂回变幻,都充满了偶然性。难以安定的旅途上,我们都像那不知何时落在哪里的鸿雁。
清代画家边寿民就把自己当成了鸿雁,他长时间栖居苇间,与雁为邻,画雁、写雁,说“自度前身是鸿雁,悲秋又爱绘秋声”,被人称作“边芦雁”。在诗画里,留着他点点的飞鸿心迹。
边寿民 芦雁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游子
边寿民的生命旅途并不顺利,有时是随性游历,有时是为了衣食奔走。旅途中,会有风雨行舟,会有关山孤影,怎能不让人起漂泊之感,兴游子之叹?他是江苏淮安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生,21岁考中秀才,之后七次参加乡试都没有中举。科考之路上的一次次的失意,让他渐渐放下了执念。也许是看破了这条道路上的种种荒谬,也许是觉得功名富贵也是浮云,他开始寄情于诗画,大约从30岁后,操起画笔,并以教书、卖画为生。
世界那么大,出来走走吧。在壮年时节,他到处游历,多次到扬州、苏州、杭州等地,44岁和48岁时,还两次作江汉之行,具体都到了哪些城市和乡村,我们已经无法确知。他在诗里说“楚水吴山都历遍”,看来华夏东南的河山,大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晚年的边寿民,有《沁园春》词道:“自笑鲰生,五十年来,究竟何如?只诗囊画箧,客装萧索,疲驴瘦马,道路驰驱。大海长江,惊风骇浪,冒险轻身廿载余。真奇事,却公然不死,归到田庐”。从中可知,他离家漂泊了二十多年,见惯了世事风雨。诗中有“冒险轻身”“公然不死”这样令人怪诧的句子,也不知道他在旅途中都经历了什么。可能也像大雁迁徙的行程中,会遭遇猎人的弓箭、鹰鹯(zhān)的袭击一样吧?
他在《沙塞子·雁》里写道:“一生踪迹与渠同,描写处凄惋无穷。看此幅荒江断雁,一片秋风”。人耶雁耶,已经难分彼此,都在秋风荒江间失意哀鸣。
在《柳梢青·题芦雁图》中,他又写道:“水落寒沙,携来俦侣,相伴芦花。塞北风霜,江南烟浦,到处为家。行行字字欹斜,声断续,鸣鸣暮笳。匹马西风,孤舟夜雨,人在天涯。”既在写雁的旅途,也在写人的漂泊。寒沙、芦花、风霜、烟浦、暮笳、匹马、西风、孤舟、夜雨,每一个意象,都萦绕着愁绪,让人生出无限悲凉和孤寂之感。
边寿民 潇湘旅影
苇间
水岸边芦苇参差,芦花瑟瑟。三只大雁安闲地栖息,一只白雁宛颈梳翎,一只灰雁俯身啄食,另一只则举首仰望,它们在自己的天地里从容优游。画上题诗:“倦羽息寒渚,饥肠啄野田。稻粱留不住,老翅破苍烟。”这是边寿民一幅芦雁图的情景,他还把这首诗多次题写在其他芦雁画上。
放弃了对功名的幻想之后,边寿民找了一处“寒渚”,停下了脚步。野田虽然荒寒,却也可以觅食,可以容留他伸展翅膀,放声长鸣。
雍正皇帝即位前,在雍亲王府中曾“张其画四幅于屏”,有人就劝边寿民“一游都门,可博进取”,他却“不以此时图功名,而甘老于马藻凫翳之乡”。遥远的帝阙,已经不是他神往的地方,他的乐土,在水岸沧洲。
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一天,52岁的边寿民写了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将营苇间书屋作》词:“城畔荒原,宅边余地,周遭一望蒹葭。似芙蓉江上,浅渚平沙。此地尽堪茆屋,门开处,斜对渔家。垂杨里,几畦菊圃,半截篱笆……”
词中,他憧憬着自己即将营建的“苇间书屋”形状。那其实只是简陋的茅草房,在淮安旧城东北隅梁陂桥附近的沙渚上,临着空阔的水面。茅屋搭好后,插上竹篱,种上菊花,就成了属于自己的乐土。四周芦苇丛生,水禽和游鱼就是他的近邻,这里还是大雁们的栖息地,边寿民“择邻而居”,就是奔着它们来的。
苇间书屋不久就建成了,在书屋上,他挂上“莲叶仙舟”的匾额,就如永久停泊在岸边的米芾“书画船”,就如铁笛道人杨维桢的“书画船亭”,但是边寿民给它加了一个“仙”字。这里远离闹市的烦嚣,边寿民徜徉在草庐之中,听风吹芦苇的沙沙声,看青天浮云倒影在水中,大雁们在水面嬉戏,就像在云天里遨游。水岸还有火红的蓼花,有挺起一支支小棒槌的菖蒲,有摇曳的荷叶荷花,这一切构成一幅幅天然图画。怡然自得之际,他又写了一首《满江红·苇间书屋》:“万里归来,就宅畔,诛茅结屋。柴扉外,沙明水碧,荇青蒲绿。安稳不愁风浪险,寂寥却喜烟云足。更三城,宛转一舟通,人来熟。泉水冽,手堪掬,瓮酒美,巾堪漉。只有情有韵,无拘无束。壮志已随流水去,旷怀不与浮云逐。笑吾庐,气味似僧寮,享清福!”
书屋里的清福是怎样的呢?他可以随时观看大雁的情态,看它们在水中潜水捕食、追逐嬉戏,看它们扑扇着翅膀,踏水起飞,看它们在沙滩上梳翎休憩,自己则随时可濡墨展纸,把一幕幕生动情景纳入画中。
边寿民仿照白居易《忆江南》的口气,一次次发出“苇间好”的自得之声:“苇间好,明浦豁西窗。两岸荇芦侵阔水,半天紫绿挂斜阳。新月到回廊。苇间好,最好是新晴。寺后菜畦春雨足,城头帆影夕阳明。人傍女墙行。……”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边芦雁”的品牌树立起来了,来求画的人也很多。边寿民的友人程晋芳在《勉行堂文集·淮阴芦屋记》里写道:“四方求者络绎至,则盘礴坐亭内,煮茶焚香,督童子磨大丸墨,注砚池中,杂研丹黄靛垩,舐笔伸纸,随意所作。雁拍拍循除鸣,掠檐回翔,影与画乱,荻风萧瑟,若驶笔声也。颐公(边寿民字)目与心契,画与神契,以故人争宝之”。
爱人
边寿民不仅仅是沉迷于大自然的忘情者,他也有自己的爱人。他借着画雁,把缱绻的爱意生动地传递出来。
雁本来就是象征爱情的禽鸟,雄雌结成伴侣之后,就双宿双飞,不离不弃,倘若伴侣不幸殒命,另一方就成为孤雁,就像人的“守节”一样。古人的婚姻大事,从提亲到结婚有“六礼”,除了“纳征”之礼外,男方在行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礼时,都要有主持者执雁前导,称为“奠雁”。
1205年,16岁的金代诗人元好问在前往并州参加考试的路上,遇到一个捕雁人在说一件奇事:当天早上他用网捕获了一只大雁,就把它杀了。脱网逃走的另一只大雁,在空中盘旋悲鸣,最后竟然自投于地,殉情而死。青年元好问听后大为感动,就买下了两只死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边,还垒石为坟,称作“雁丘”。同行的学子们都为之赋诗,元好问也写了一首《雁丘词》。最初的词作不合词谱,后来又专门改定,成为流传千古的爱情名篇:“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边寿民的爱人是谁,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他在《望湘人》词中写了自己的爱情。那是一段老少姻缘,年轻的爱人和他在竹篱小院中厮守,为他洗砚磨墨,每每勾起他作画的雅兴。有时两人又携手乘坐画船,在江河中清游。他在画泼墨图时,还不忘把爱人的倩影置入其中:“笑鲰生老矣,未了情缘,白头红粉相聚。竹院清幽,茅斋冷落,雅称荆钗裙布。最爱焚香,颇知涤砚,解摊缣素。每教侬技痒神飞,多少墨花生趣。从此家园朝暮,把吴山楚水,都忘津渡。便兴发清游,也买画船同去。竹西歌吹,江南烟月,到处应多词赋。还记取泼墨图中,添写个人眉妩”。
边寿民画了多幅芦雁双栖的和谐画面,雌雄之间依依眷恋,如《潇湘旅影》《晴沙集影》等。在一幅芦雁图中,双雁相偎相依,情谊脉脉,画上题诗:“菰米足疗饥,江寒泊最宜。天涯少俦侣,两两莫轻离。”这雌雄双雁,就是他和爱人的笔墨化身。
仙舟
苇间这样美好,边寿民想把它的美长久地留下。约在雍正元年(1723年),边寿民自己画了《苇间老人泼墨图》,乾隆元年至十二年(1736—1747年),又先后请友人程嗣立、龙溪源、华喦、许滨、周笠、蔡嘉分别绘制了6幅《苇间书屋图》。此后,无论是待客、访友,还是出游,他都随身带着这些画,让文朋诗友们题诗吟咏,并分别结集成册。这项文化事业,竟然持续了约30年之久,据丁志安所藏二图题咏抄本,题《泼墨图》的达80人,题《苇间书屋图》的有50人。
金农《苇间书屋图》题诗说:“三分水,一分屋。菰芦声,秋雨足。中有人,媚幽独。时高吟,沧浪曲。门常扃,客不速。头上巾,酒可漉。破毛禽,晚争浴。画出来,黛五斛。”郑板桥题诗说:“边生结屋类蜗壳,忽开一窗洞寥廓。数枝芦荻撑烟霜,一水明霞静楼阁。夜寒星斗垂微茫,西风入帘摇烛光。隔岸微闻寒犬吠,几拈吟髭更漏长。”
在一幅雪景芦雁图上,边寿民题诗:“一群阳鸟环相向,四野同云雪漭瀁。平沙漠漠尽琼田,远岸茫茫皆玉障。芦花多作琪花放,清极翻成富丽象。幕天席地任高眠,只傲他销金宝帐。”原本荒寒冷寂的雪景,在他看来,竟是满眼琼田玉障、琪花瑶草,成了“富丽象”。
书屋很小,但晚年的边寿民给自己取了“绰翁”、“绰绰老人”的别号,他的心是宽的,草庐外的天地是宽的。
书屋很小,就像“蜗壳”,但是窗扉洞开,就如敞开了艺术的心门,水光雁影,触目成画。还有蒹葭苍苍,荷叶田田,有春晖秋阴,日光月色,边寿民兴致来了就画几笔画,或者朗吟几句诗。这也就是他把草庐命名为“仙舟”的缘由吧。
人生在世,漂泊是无法避免的,最可珍惜的,是内心的安定。在此时,在这里,心安定。然后,把此时此地之心,扩展到所有的时光,即便是在穿云破雾的飞翔途中,即便是在雪泥地上的偶尔驻足,都会是人的安心之所。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张光荣 书画装裱大师 非遗传承人
新雁二三行
朽木讲述时间与记忆,水田典寿的“物哀”美学
雁南飞原唱 雁南飞的原唱是谁
芦台罗汉音乐会传承人收徒传艺
玉兔呈祥迎新春 民协献艺贺大年
读书丨胡雁冰:致敬“七十三行”民间英雄——《天行者》读后
电影 《上岸》剧本研讨会在京召开,讲述疍民生活故事
杜冰雁和袁不屈的爱情故事
红楼梦:众人芦雪庵联句内容杂乱、语义重复,真的是这样吗?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