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荣 书画装裱大师 非遗传承人

原标题:张光荣 书画装裱大师 非遗传承人

张光荣与著名导演周周合影

六十岁的张光荣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祖祖辈辈均为私塾先生,其父张我中系陶行知的学生,当年只有十岁岁的他对父亲装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但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很多技术,后来又南上北下,先后来到上海、苏州、北京、等地,让自己的装裱技艺得到了充分提高,也为他的书画装裱这一非遗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张光荣介绍,装裱艺术起源于东汉末年,经晋唐时期逐渐成熟,宋代时达到顶峰,直到明清时期才基本定型。书画装裱可谓是一件细心活,张光荣边向我们演示边介绍说,装裱分为“托”、“裱”、“装”三大工序,每道工序里面又分为若干个小工序,总计要达20多道工序,每一幅作品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需要修复的作品时间则需要更长,工序相当复杂繁琐。尤其是托字画,张光荣说在古代叫“托命纸”,要托的都是名贵的字、画.

书画装裱大师非遗传承人

十五年的锐意进取,十五年的精心打磨,张光荣装裱、修复的书画作品三万多件,如吴昌硕的花鸟图、边寿民的《芦雁图》、韩美林的十二生肖图等名家作品不计其数,值得一提的是《姚士贵先生百年诞辰书法集》就是一百多幅,其中“镇淮楼”、“古枚里”、“关天培祠”已成为淮安地标性建筑名称,其拓片都是张光荣亲手装裱。二零一七年被淮安市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装裱技艺)”、二零一八年被淮安市确立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书画装裱技艺传承基地”。

张光荣告诉记者,手工装裱技艺繁琐、他希望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记者:吴庆海

编辑:王怀礼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特邀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田健桥授课
2022丝绸之路非遗大师对话在西安举办
守住技艺 开拓思路 “90后”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
匠心锻造璀璨非遗 ——记“斑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碧
融合市场潮流,传承非遗技艺
曾为故宫修文物,央视点赞“吴罗织造技艺”苏州非遗传承人朱立群
非遗 | 非遗空间让非遗接地气、聚人气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谭广辉:要传承技艺,还要把广彩市场做好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习钦:让武强木版年画薪火相传
网络达人说|“90后”非遗传承人的妙“剪”生花

网址: 张光荣 书画装裱大师 非遗传承人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3413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