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览·享读|10斤橘子皮换的这本书,伴我60年

原标题:夜览·享读|10斤橘子皮换的这本书,伴我60年

《红岩》是我在少年时代看的第一本书,那是父亲从厂图书室借来的。深秋的晚上我躺在被窝里看书,一盏5支光的小灯照着,一直看到半夜不肯放下书本。因为书里的英雄人物众多,特别是江姐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不屈服的坚强意志品质太感人了。还有好几个发小等着看这本书,我要抓紧时间看完传递下去。

面对好书,我想买一本,可以慢慢地细读,把内容更好地消化吸收。可是钱从哪里来?尽管这本书售价1元多,但家里靠父亲一人工作,经济条件很差,母亲每花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我不敢开口向大人要钱买书,弄不好父亲会说想看再借嘛。但《红岩》对我的吸引力太大,总想买一本放着随时可以翻阅。我想到了一个挣钱的办法。每年一到秋冬,撑船的娘舅从黄岩运输建材等到南市董家码头,顺便带来亲戚送的橘子,一般有五六箩筐。接到娘舅打来的传呼电话,我借辆黄鱼车到码头装上橘子,和阿弟一起踏回家。橘子皮晒干后中药店收购,每斤1角2分钱。我把收集起来的10斤橘子皮卖掉,终于换来了1元2角一本的《红岩》。

我的人生命运也在故乡黄岩和重庆红岩之间转换。我是67届初中毕业生,当年待分配的我买好了火车票,第二天要回黄岩务农去了。临走前一天接学校通知开家长会,得知征兵通知快下发了。峰回路转,退掉火车票,报名参军,体检、政审一路绿灯。1969年3月12日登上军列,5天4夜到达重庆菜园坝火车站,军车把我送到了南岸区部队临时驻地。星期天我挎包里带着一本《红岩》,去寻找书中的场景,嘉陵江畔红岩村、地下党接头点沙坪坝书店、新华日报社、重庆大学、磁器口小街,还有歌乐山等。我最想亲临江姐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意外获悉连队临时驻地——一家颇具规模的纺织厂就是江姐当年打过工的地方,我庆幸自己真有“红岩缘”啊!我像走进了历史,江姐勉励我要做“红岩人”,走革命路。当兵刚好满一年,在该厂的会议室,我面对党旗宣誓入党。

《红岩》灌输了我追求政治进步的基因。我把学习先烈精神化为脚踏实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城市兵最大的弱点是吃不起苦。我们班奉命回营房执行看守任务时,还要养猪、种菜等,我抓住这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脏活、累活抢着干。连队饲养员要退伍了,谁去接班?我第一个报名去养猪。打过仗的排长非常支持,说这也是一种“战场”,好好干。我一个人管40头猪不轻松啊,风里来、雨里去,每天打捞猪草,大锅煮食。夏天清扫猪舍,我干脆脱掉胶鞋干,结果脚趾受病毒感染滚脓流血,只好穿一只解放鞋干活,留守的后勤首长说这不像是从大上海来的城市兵啊。

各连留守班还要轮流参加部队砖窑厂出砖,发烫的砖10多块背在身上,2个小时干下来比养猪还累。班长说你是养猪的就别干了,我说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部队生活艰苦,每天只有4角多的伙食费,3天吃一次肉,打到碗里没有几片。我从不说二话,因为当兵就是来吃苦的。

我在军营坚持读书的习惯,夜里熄灯号响了,我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千里野营拉练途中仍带着书看,每到一地有书店就买一本。10年后我复员回上海,写了一篇《十年收获一箱书》的读书文章,发表在新民晚报的《读书乐》专版。编辑曹正文送了我一本由他主编的《百位名家谈读书》的签名本,我读后获益匪浅。在振兴中华读书征文活动中我连续3次获奖。建党百年,我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一枚。回想起自己身上的正能量,源自多读书、读好书,而源头就是那本珍藏的《红岩》啊。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夜览·享读|10斤橘子皮换的这本书,伴我60年
夜览·享读|被称为纺织技术革新鼻祖的这位古人,让更多百姓得以度过寒冬!
夜览·享读|你看过“小人书”吗?一起去海派连环画传承馆看看吧
深读这本书,让孩子敢于直面困难、拥抱美好
阅读“1+8” 精彩奇妙夜
给生活加点趣味!读这四本书就够了
父亲这本书
关晓彤和好友夜店嗨皮黑丝短裙好似性感……
打开新区这本书……
2.26日开营,快报名|2023社没共读会,一年12本书,让自己变更好

网址: 夜览·享读|10斤橘子皮换的这本书,伴我60年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032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