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非遗•鱼灯

原标题:商丘非遗•鱼灯

鱼灯传统制作技艺起源于民国时期,分布于商丘市虞城县及周边地区。

在豫东地区,元宵节之际民间有逛花灯的民俗传统,王扈氏和儿媳王张氏每年元宵之际都会用秫秸、竹篾、纸、棉布等结合剪纸绘画制作一些花灯,形态各异由于工艺细腻,造型别致,很受顾客的青睐。

第三代传承人刘秀莲和第四代传承人王改新交流鱼灯制作技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孙媳刘秀莲加入了王扈氏的花灯制作当中。其彩灯作品经常活动于豫鲁苏皖一带,颇具影响力。

近年,王改新把从母亲那里传承下来的灯彩制作工艺传承给了从事美术工作的侄子王站。

姑侄二人结合家族积累下来的技艺,结合新时代的审美,创新丰富彩灯的形貌,为传统技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两位传承人结合生肖元素改革创新了“老虎鱼灯”,寓意“连年有余、虎虎生威” 。

鱼灯制作从造型设计到龙骨扎制、丝绢绷糊,再到整体图案的设计绘制、组装和配饰的设计制作,全部由纯手工打造,合计二十多道工序,一盏鱼灯的工时需要二十多天才能完成。

鱼灯造型古朴生动,色彩典雅细腻。 鱼头、鱼身、鱼鳍连接组合,动静结合。灯源采用遥控LED灯,安全环保,方便携带,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鱼灯传统灯彩作品“老虎鱼灯”,2021年受邀参加第三届大运河文旅博览会、2022年受邀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受到国内外友人的喜爱追捧。

多次参加商丘地区开展的非遗文化宣传展览,受到文化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图片来源:陈虹 王站

来源: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商丘非遗•鱼灯
鱼灯:游走在老宅间的非遗文化
梦回1511——商丘印象·非遗·砖雕
聚焦00后“非遗”推广新方式,让“非遗”再次被“看见”
“荷花奖”舞剧《石榴花开》 成都舞出非遗花鼓灯的精彩
文水县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非遗技艺让端午吃的“上力草”变成文创品
江西东乡:非遗展演品文化
“500娃娃学非遗”7年了,非遗传承点亮学生创造力
瞭望 | 非遗出圈的N种方式

网址: 商丘非遗•鱼灯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155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