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新文化与新时代青年写作”主题论坛举办

原标题:第二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新文化与新时代青年写作”主题论坛举办

第二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新文化与新时代青年写作”主题论坛日前在十月文学院举办。本次论坛是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重点活动之一。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邱华栋,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文学出席并致辞,张莉、杨庆祥、刘大先、丛治辰等近20位评论家、作家、出版人参加并就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邱华栋在致辞中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89岁的王蒙先生,与二三十岁的青年作家,共同拥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共同创造当代文学的活跃氛围。他希望青年作家们通过阅读,寻找差异和参照,激发自身创造力;鼓励青年作家志存高远,写出高峰之作,创造一个更宏大、更独特的文学世界。

吴文学在致辞中感谢各位嘉宾出席论坛,为青年作家的成长献计献力。他表示,青年作家担负着在新的时代用文学彰显新文明、创造新文明,满足中华民族文化需求的重要使命;北京出版集团和“十月”品牌向来有关注、发现、培养、助力青年作家的传统,将继续为青年作家提供播种文学精品的优良土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认为,青年写作往往意味着文学观念的变革。我们鼓励青年写作,既是呼唤新一代青年写作者,同时也是呼唤新的文学趣味和文学审美。另一方面,文学事业有如马拉松,是经年累月的孤独的自我追逐,青年写作者有时候需要继承传统,有时候也需要果断抛弃传统,独自创造风格,生成新的自我。

单向空间编辑总监罗丹妮从出版工作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对青年作家的了解。她认为,青年作家其实亟待文学批评界从专业角度去给出批评和意见。出版界和批评界可以建设一个更好的生态,让青年作家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持续地、带着开放的状态去创作。

《北京文学》执行主编师力斌认为,现在的写作有很多不同的道路和方法,在当下和以后的写作中如何再打包、融会起来,是青年作家需要面对的问题。当代年轻作家对于语言有特别好的把控,尤其擅长对现代心理的挖掘,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在社会方面和历史感方面有更丰富的表达。

作为本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之一,三三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包括对孤独和语言的挣扎,以及写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自我怀疑,如何在生活中寻找真正的文学时刻。三三认为,优秀的文学能够提供关于如何与时代建立联系和找到自我的答案,青年作家需要直面自我、时代和创作的复杂关系,要在写作中的孤独与创作中的力量之间达成微妙平衡。

为支持鼓励青年作家创作,王蒙先生捐出个人稿费,与中华文学基金会商议决定,联合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出版集团,共同设立中华文学基金会“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以扶持和奖励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鼓励青年作家们创作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的设立,寄托着王蒙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深情担当,和对青年写作者的热情期望。

本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邀请刘大先、何平、张莉、杨庆祥、黄德海、季亚娅、金理、丛治辰、岳雯、李壮等10位评论家作为特选推荐人,在此基础上,由李敬泽、邱华栋、何向阳、王山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最终产生了三名特选作家。本届入选的年度特选作家分别是薛超伟、大头马、三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第二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新文化与新时代青年写作”主题论坛举办
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新时代与新的文学”主题论坛举办
“青年文学需要提供新的审美方式” 第二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特选名单出炉
名家共话新时代青年写作:青年文学需要提供新的审美方式
三位青年作家入选“王蒙计划”
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启幕 发布“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
第七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启动,“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揭晓
深港青年作家论坛举行
线上线下举行近百场文学主题活动
“年轻作家要亲近经典” 第二届小十月青年作家创作营开营

网址: 第二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新文化与新时代青年写作”主题论坛举办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269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