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赓续京华文脉? “写出新鲜个人经验和城市情感”

原标题:如何更好赓续京华文脉? “写出新鲜个人经验和城市情感”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经有一个相对于“海派文学”的概念叫“京派文学”非常响亮。像废名、沈从文、老舍、汪曾祺等作家都是被划入这个概念之内。比如老舍《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正红旗下》等等作品都被公认为是京派文学的范畴。近几十年来, 王朔、邱华栋、徐坤、徐则臣、石一枫等北京土生土长或者长期工作生活的作家,进一步拓展北京文学的内涵。如今,跟地理相关的文学概念又再次引发关注,比如“新南方写作”,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新时代的京华文学,具有怎么样的特点,其写作群体该如何定义,未来会如何发展,也成为当下文学圈讨论的一个话题。

研讨会现场

近日, 作为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赓续京华文脉 创作时代精品”——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在北京市文联艺术工坊召开。北京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最新一届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乔叶担任论坛主持。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解玺璋、孟繁华、丛治辰,以及宁肯、阿乙在内的多位与北京有密切联系的作家,从“新的小说语言和新的文学风格”“新的都市景观和城市地标”“新的人文地理和城市空间”和“新的个人经验和新的城市情感”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京华文学的显著特点:包容性强

对于京华文学的显著特点,大家首先公认为是“海纳百川,包容性很强”。丛治辰说,“北京是一个有自身悠长传统的城市,同时它能够容纳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所以北京文学也相应有一个特点是,不一定写北京,作者也不一定是北京本地土生土长,甚至作品也不一定写北京发生的事情。正因为这个地方容纳各地人才,反而把整个世界面貌打开了。北京文学有两面,一面是乡土性,写本地的风俗风貌,另外一面恰恰是侨寓文学,把北京文学书写的范畴推广到北京以外更宽广的地方。”

孟繁华认为,像沈从文、汪曾祺这样的南方人之所以会被称为京派作家,跟他们的北京生活经验有关,他们虽然从外地来到北京,但是北京经验照亮了他们过去的生活,帮助他们写出了经典的作品。“北京生活经验能够焕发起作家对过去的生活的反思,重新认识和思考那种生活。”

孟繁华还特别提到,大家不要忽略北京的文学批评,“文学批评非常重要。北京的批评家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一直在文学一线,出现很多非常重要的思想、观念、文学价值,能够对健康的文学力量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支持,推动了北京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北京的文学批评,是北京文脉乃至中国文脉非常重要的一支。”

刚刚因长篇小说《宝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乔叶,是河南焦作人,2020年底因工作调动来到北京工作、生活。对于自己的双重身份,她说,“比较全面的称呼应该算是河南籍北京作家。我的作品《宝水》是从河南出发,因为我携带当时在河南那么多的乡土经验,有很深厚的积累,但是它完成于北京,《宝水》背后的精神气场其实是北京。那是新时代的来自首都的气场,使我完成了可能在河南完成不了的大作品。为此感谢老家河南,也要感谢新家北京。”

研讨会现场

新时代京华文学应该具备崭新的特质

何为京华文脉?在张清华看来,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向去解释。广义的京华文脉,包含所有在北京生活的、写作的活动,包括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包含所有这些作家。有些作家可能曾经在北京然后去了外地,也应该在广义上归于京华文脉的其中一份子。另外一个是狭义的北京文脉,地方性意义上的北京文脉。20世纪90年代,王安忆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后来结集成为一本书,取名《寻找上海》。王安忆那时候已经非常清晰地知道她和上海的关系,一个作家有意识地寻找所居住的那座城市。这座城市不就在你眼前吗?但是并不是。你虽然生活在那个城市,但你对这个城市的理解有多少?你要寻找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民俗、语言,寻找它的一切应该在文学当中体现的内容和神韵,它才会真正在文学当中“重建”这个城市。没有老舍的文学写作,在文学叙事里面,至少会缺少一个非常完备的关于北京的历史形态、生活形态、文化形态。老舍把北京写活了,他把北京的日常生活,把北京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搬到他的小说里,搬到话剧的舞台上,北京文化以全息的形式活灵活现地生活在他的舞台上和小说中,这是一个活的博物馆。所以老舍的小说为什么有生命力?“老舍和北京是互相成就的,北京的生活成就了老舍,老舍也用他的文学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北京。这是一个作家的意义,是和地方性的文化互相寻找、互相成就的。”

新时代京华文学应该具备怎样崭新的特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刚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追问的问题,并给出自己的思考。比如要有新的小说语言和新的文学风格;新的都市景观和城市地标。除了胡同、四合院、故宫等写到北京的时候经常会涉及城市景观,还会处理新的景观,建构新的地标,比如徐则臣写的运河。最重要的还是写出新的个人经验和新的城市情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如何更好赓续京华文脉? “写出新鲜个人经验和城市情感”
“赓续京华文脉 创作时代精品”,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举办
赓续京华文脉创作时代精品 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在京召开
赓续京华文脉 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举行
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举办,作家学者共谈“京华文脉”
文学名家为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学建言献策
赓续城市文脉,压实市民文化需求,上海文化设施再添新馆
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成功举办 文学名家为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学建言献策
赓续非遗文脉:《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第二辑发布
弘扬端午文化,赓续中华文脉

网址: 如何更好赓续京华文脉? “写出新鲜个人经验和城市情感”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370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