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教育,都抵不过一个“会笑”的爸爸
原标题:再好的教育,都抵不过一个“会笑”的爸爸
作者:夏木悠悠(富书专栏作者)
看到过这样一则事件:
某地一个女孩每次从外地坐地铁回家,远远就能在路口看到爸爸在等待的背影。
一走出站口,爸爸都会高兴地朝她挥手,一把接过她手中的行李。
女孩说:
“不管刮风下雨,不管心情好坏,爸爸都会亲自来接我。脸上略显沧桑的岁月痕迹,却充满治愈的笑容。是爸爸的笑容,给予我力量。”
评论区的网友们纷纷直喊:这个女主太幸福啦!
这样的爸爸,用行动去亲近孩子,用温柔的笑容回应孩子,给予孩子满满的爱。
然而,也有一些爸爸:
总是高高在上,板着脸,习惯用命令的语气,企图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指挥孩子、控制孩子。
结果反倒把孩子越推越远,很难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和互动。
不会“笑”的爸爸,养不出轻松的孩子
在孩子心里,绝大多数爸爸都太严肃了……
做错事时,他们会害怕爸爸责怪;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会担心爸爸责备。
这种不会“笑”的爸爸,让孩子产生压力,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一位网友分享老公教育孩子的日常,让人看了心酸:
当孩子说天空是粉红时,丈夫就着急去纠正;
当孩子弄得一身泥土时,老公就赶忙去阻止;
当孩子觉得猫和老鼠是朋友时,老公就骂他幼稚无知。
慢慢地,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生怕爸爸不喜欢,不认同自己。
看到孩子那沮丧,迷茫又渴望认同的样子,网友特别着急,很希望丈夫能改变教育的态度。
爸爸直接否定式的做法,无疑给孩子一个重重的打击,破坏孩子的自信心。
明星安以轩从小到大,爸爸对她的管教十分严格。
高中时期,一天,她实在无法忍受爸爸对她的严厉管教,拿着自己所有的零花钱,打包行李离家出走。
但这次离家出走只维持了几个小时,她害怕自己的爸爸。
一方面,对于爸爸她有着天生的敬畏与服从,另一方面,她又不甘愿做一个乖乖女,试图在这段关系中寻找突破。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爸爸对孩子的自我形象、自我价值感的影响,比妈妈更大。
坏爸爸、虎爸爸,让孩子自我怀疑、自卑怯懦。
不会“笑”,不懂得如何与孩子相处的爸爸,永远培养不出轻松的孩子。
爸爸的一举一动,预兆着孩子的未来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曾说:
“父亲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天能与爸爸共处2个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小男子汉,女孩长大后更懂得如何与异性相处。
在一个家庭中,爸爸的角色代表着勇敢、责任和担当,是孩子行为上的榜样。
相反,一个做事拖拉,不会沟通的爸爸,不利于对孩子的行为塑造。
微博上一段来自孩子的自述:
因为爸爸教会他可以直接用拳头解决问题,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再不听话,信不信我揍你?”
他变得不会沟通。
因为妈妈每次叫爸爸做事时,爸爸总是说“等一会儿”。
他学会了拖拉磨蹭。
因为爸爸总是爱拿他和别人作比较,在爸爸的眼里,“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做得比我好。”
他不服气,嫉妒心强。
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并不是他自身的想法,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爸爸对他人格的影响。
什么样的爸爸,决定孩子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看到一个整天笑嘻嘻、彬彬有礼的邻居小孩,平时都是奶奶在带。
结果,有一次看到他和爸爸在一起,发现他和爸爸的气质一模一样,特别谦和。
原来,孩子最有可能的成长方式,就是复制现在的你。
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样生活,更多的是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他怎样生活。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努力,80%取决于爸爸教导。
多“笑”点,成就孩子的一生
广西有位爸爸,带女儿坚持跑步200多天,如今女儿的状态判若两人,做什么事都很有信心。
是这位爸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孩子,让孩子在跑步中,明白做好一件事需要坚持不懈;让孩子的变化立竿见影,充满自信。
那么,在现实中,该如何做一个和善,能走进孩子内心的爸爸呢?
1、学会情绪管理,改掉“坏脾气”
一位朋友谈到儿时爸爸对他的教育,至今心有余悸:
小时候有一次,他的爸爸在修理凳子,让妈妈帮忙去找一个螺丝,她找了好久都没找到,爸爸就着急地走过来找,边摔东西边大声骂“没用的东西”。
这样的事情给他造成了童年阴影,导致他对别人的情绪非常敏感,看到别人生气,总觉得是自己的错。
许多爸爸在工作中遇到烦心事,回到家看到孩子不听话,就很容易把火发在孩子身上,乱发脾气。
朋友还说,自从那件事后,爸爸意识到这么做对孩子不好。
不仅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还会把“坏脾气”传染给孩子,所以他决定学习如何去控制自己的坏脾气。
当孩子惹怒他时,他学会先让自己安静下来,分析前因后果。
当到了发脾气的临界点时,他学会重温过去的美好,用坦诚的交流来替代发脾气。
当孩子的行为没能达到他的期望时,他学会多看到孩子优秀的一面,少纠结孩子犯下的错误。
结果,爸爸就是这样,慢慢收起了自己的坏脾气,朋友也变得自信起来。
学会管理负面情绪,温柔待人,好好与孩子说话,这才是家庭幸福和谐,孩子快乐成长的秘诀。
2、学会亲近孩子,改掉“坏习惯”
北京卫视的一档节目中,一个7岁的男孩委屈地告诉主持人:
爸爸平时总是玩手机,不陪他玩。
“每次爸爸在玩手机时,让他陪我玩,他都说等一等。”
“他让我等,其实就是不想陪我玩。”
这就是小男孩对爸爸的真实评价。
现实生活中,爱玩手机而忽视孩子的爸爸太多了。
爸爸看了儿子的采访后,非常惭愧,他很想做点改变。
自此以后,每逢和孩子一起玩耍,爸爸都会放下手机,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
在这过程中,孩子感受到的是认同,自信,被接受。
对孩子负责的爸爸,他会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3、温柔以待,传递正能量
爸爸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来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如果一个爸爸能和孩子去爬爬山,徒步,探险,一起克服困难,去探索这个世界,让孩子感受到爸爸的宽广和坚韧,这对一个孩子的人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教育,胜过任何补习班。
看到感人的一幕:
女儿考试满分,农民工爸爸买了只烧鸡给她庆祝。
爸爸说,看到孩子这么争气,觉得累一点苦一点也是值得的,眼下拼命地工作也是为了以后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
女儿知道后,感慨道:
“爸爸总是把辛酸埋进心里,把乐观展现出来。我唯有好好读书,挣更多的钱减轻爸爸的压力,报答爸爸的养育之恩。”
爸爸把最温柔的一面给了孩子,把满满的正能量给了孩子。
网上有一段话:
“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是爸爸的肩膀。”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爸爸,是无人可以取代的角色。
爸爸和孩子的关系,往往贯穿孩子的人生。
生活的快乐,离不开爸爸背后的付出。
愿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会“笑”的爸爸,幸福一辈子。
作者简介:夏木悠悠,富书专栏作者,85后宝妈,愿用自己的心和笔,带给大家正能量,文章:爸妈进化论,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再好的教育,都抵不过一个“会笑”的爸爸
再好的教育,都比不过一个厉害的妈
八百年的痛苦都抵不过一次心死
关系再好,也会败给庄子的“四只鸟”
这场雨的下落声音抵不过我心跳的频率!
蔡天凤丈夫回应争议 称会成为一个好爸爸
一个女人,脾气再好这三件事也不能忍,否则容易得不到爱
我真的会笑,连演员本人都忍不下去啦!谁看了她的城不会有同感!
米未VS笑果:一个上坡,一个下坡
被郑钧带娃笑S,jagger:爸爸你要不还是工作去吧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