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崇州杨氏家族入川500年 恪守“忠孝勤俭”家训
原标题:四川崇州杨氏家族入川500年 恪守“忠孝勤俭”家训
封面新闻记者 陈静
四川成都崇州市杨氏家族参加了四川省第二届“天府好家规”征集评选活动。近日,在崇州市财政局会议室里,记者见到了杨氏家族第19代杨庆,“这是我们杨氏家族,最新编著的族谱……”拿着一本厚厚的族谱,杨庆向记者介绍,“最近5年,把重庆巴南地区的族人,发动起来,用5年时间,寻访各地,编写了杨氏家族《入川始祖奉型族谱》。”
族谱记载,杨氏家族入川始祖杨奉型于明朝,由湖北迁入四川,五百年家族变迁,杨奉型家族遍布重庆市巴南区、贵州省汇川区、四川崇州市等地,其中,杨遇春是杨氏家族在崇州的一个重要分支。成都崇州杨氏家族族人,入川500年来,恪守家风家训,人才辈出。
杨氏家训
翻开族谱,显目的一页记录了杨氏家训:忠孝勤俭。
解释为:忠,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亏,终能长久;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孙,亦复如是;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俭,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若不节用,俯仰何益。
杨遇春:忠勇仁孝、爱国爱家的“杨忠武侯”
杨氏家族在四川崇州市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清朝的著名爱国将领杨遇春。
据记载,杨遇春(1761—1837),字时斋,四川崇庆(今崇州市)人,清朝中期的著名将领。杨遇春戎马一生,南征北战,每遇军务,无不从伍驰驱,一生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
1837年,杨遇春病逝于成都,终年77岁。后移葬崇州市“娘娘岗”祖茔。逝世后,道光皇帝追赠“太子太傅”衔,照兵部尚书赐恤,入祀贤良祠,谥号“忠武”,故后世又称其为“杨忠武侯”。
杨遇春画像
杨遇春除了是位“福将”加儒将外,他操守廉洁、治家严整,还因家法严正而名闻遐迩。杨遇春有个儿子叫国桢,曾少年倜傥、豪饮不羁。杨遇春见儿子便骂道:“我寄厚望于你,你却酗酒放荡、行为不端,该打!”说完,命令手下人杖打国桢。文武官员连忙为国桢求情,遇春坚决不允。
道光初年,在严格的家教中成长的国桢被提拔为云南盐法道,还没上任,又提为按察使。在杨门家风的熏陶下,这位被杖责过的杨国桢终成大器,后出任河南、山西两地的巡抚,最后被任命为闽浙总督。
“要尔领略,诸事谨慎而行,方可以仰报圣恩,并可以副我期望之苦心,尔亦不枉作将门之子也。尔其勉之,勿忽。”在杨遇春《谕长子国佐家书》中,杨遇春叮嘱儿子杨国佐要趁年富力强时勤加操练,父亲对儿子的嘱咐,丝毫不见骄矜之气,可见其家风严整,操守廉洁。
崇州宫保府:四川省现存的唯一清代高级官员府第
1833年(清道光十三年),在四川崇州市为杨遇春修建了将军府,名为宫保府。崇州市宫保府,是四川省现存的唯一清代高级官员府第。
1996年,宫保府被列入第四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5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宫保府由南街迁移至大东街。整个宫保府修复后仍旧保持原貌,建筑为两进院落,整体风格为中西合璧式,馆内建有杨遇春宫保府陈列室。2014年12月,宫保府修建并升级为崇州市博物馆。
崇州宫保府
在杨庆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崇州市区的杨遇春宫保府,走进宫保府,这里到处是保存很好的古建筑,跨过天井,大厅的屋梁上挂着一幅牌匾,“这是当年道光皇帝御赐给杨遇春的,上面写了福寿两个字,红色的牌匾,周围雕刻着精美的龙纹。”杨庆介绍道。
如今,这里作为崇州市博物馆,在一个展厅里,也保存和展出了杨遇春相关的历史文物,清代出刊的连环画册《杨忠武侯宣勤积庆图》,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图绘杨遇春一生事迹,原图绘制于1830年(道光十年),1880年(光绪六年)增绘石印成册,由杨氏族人保存,存世极稀。
据杨庆介绍,崇州民间有一说法:“宫保府的照壁——活的。”作为候爷府第,大门外当设一照壁作遮挡之物。当时南街仄逼,考虑到路人往来不便,宫保府便将照壁改作折迭屏封,遇有重大活动,抬到大门作为遮挡,平时则放置大厅内,使交通无阻,买卖如常。
家族后人的传承
杨庆出生在崇州,从小生活在崇州市崇阳街道辰居路杨公馆,耳濡目染了先祖留下的家规家训。在崇州市财政局工作的杨庆喜欢写作,近年来,书写了很多有关杨氏家族家风家训的文章。
杨庆
在《忠勇仁孝 爱国爱家》这篇文章中,杨庆写道:先祖一生,忠勇仁孝,爱国爱家,和善礼邻,严于律己,德性纯粹。他(杨遇春)死时,陕甘民众相率私祭,可见其深得民心。先祖言传身教示训后人。近二百年来,杨氏逾今已越九代,可谓人丁兴旺,事业有成。
在工作中,杨庆爱岗敬业,勤奋努力,荣获了多个荣誉,现为崇州市财政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荣获成都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生活中也尊重长辈,悉心培养子女。
杨庆对杨氏家训“忠孝勤俭”有深刻的理解,她说,对我而言,忠就是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孝,就是对父母对公婆,以及长辈的尊重孝顺;勤,就是勤勉努力地对待工作,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俭,就是自己不去享受奢侈,这也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杨氏家族后人也传承优良家风,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杨氏第17代杨正苞,曾任四川省银行成都分行行员,退休后从事古代史研究,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杨氏第19代杨帆,硕士毕业后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人工心瓣开发研究,参与编著《四川省技术政策》获四川省科委奖项。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代代族人恪守家训 家族才能持续兴旺
一代代族人恪守家训 家族才能持续兴旺发达
两部家训传承百年“教我们如何做好人”
成都双流刘沅后人:两则家训传承百年 “教我们如何做好人”|天府好家规
成都双流刘沅后人:两则家训 “教我们如何做好人”|天府好家规
四川省第十五届漫画双年展全省巡展崇州展开始啦!
“勤耕务读 培育后代” 揭秘四川邻水甘氏多英杰的“家族密码”|天府好家规
十四家训定家风 儿孙谨守数百年
“交友不慎会影响个人命运与家族兴衰”
崇州罨画池:宫墙梅香入画来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