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荐书|你也有“职业倦怠”吗?
原标题:界面荐书|你也有“职业倦怠”吗?
界面荐书
每周为您提供一份好书单
留言互动中随机选取读者送出赠书
最近,李佳琦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站在了舆论风口浪尖上,一位博主发文称李佳琦作为一个头部主播,必然圆滑世故,但是此次事件的发生,表现了他“有很严重的心理健康的问题,那些口不择言和微小却持续的崩溃瞬间,明显是burnout(职业倦怠)和焦虑的表现”。
“职业倦怠”表现为理智跟不上情绪,社会人的伪装技巧也瞬间不见,近乎发泄一般将怒火输出,失去理智和情绪的平衡能力。我们在工作时,不免有一些力不从心,烦躁易怒,对工作提不起兴趣的情况,以至于丧失理性预估后果的思考能力,所以,调节情绪,寻找合理的发泄出口是必要的。对于如何摆脱职业倦怠症,对工作重新焕发活力,这个问题在当今社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为什么这样思考,那样工作》
张勇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在本书中,作者凭借“性格类型咨询”的研究沉淀和多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从发现性格的密码、拿下理想offer、打造职场适应力、提高个人竞争力、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5大维度展开解答,详细分析了一套非常适用于当代职场人的心理学测评方法——性格“四分法”,帮助读者明晰解自身的性格倾向和行为偏好,并轻松洞悉他人的思维与行为模式,通过对自己和他人形成更准确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做出针对性的有效调整,达成工作中的顺畅沟通和有效配合,提高个性与职业的匹配度,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并收获个人成长。
《从倦怠到突破》
艾琳 · 麦克达尔 著
国际文化出版社
你是否觉得上班很累,每天特别疲惫?起床想到工作就悲伤,下班时已精疲力竭,而忙碌的一天仿佛都带着某种躲不开的抑郁情绪,手里的工作越来越多,专业能力却好像还不如从前。
工作以外的生活更是失去热情,幽默感全然不再。不只是你,这种职业倦怠正在整个社会蔓延。没有人想要刻意进入倦怠状态,却无法避开。人们的精神与身体受困于工作,思想陷入迷茫,不知如何化解。本书作者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拥有复原力,学会摆脱耗费精力的思想和行为,通过管理精力来克服精力枯竭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能量,将其分配到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上,我们的倦怠问题就会取得突破。本书提供了一个具体而深入的能量分析方式,包括四大关键维度,即头、心、手和幽默感,突破倦怠期。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理解自己为何精疲力竭,检查阻止自己放松、补充能量的思维和习惯,了解如何恢复元气,从而重燃生活热情。
《这样想不焦虑》
亚伦T.贝克 大卫·A.克拉克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你是否长期深陷焦虑无法自拔,日思夜想却找不到解决之策?其实,很多时候导致焦虑的并非现在的处境,而是那些不由自主产生的负面想法,它们使你身心俱疲,对未来忧心忡忡,焦虑万分。
认知疗法(CT)和认知行为疗法(CBT)创始人亚伦·T.贝克认为,生活并不是由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些事情。改变认知,焦虑会自行消退。研究显示,有60%~80%患有焦虑症的人在经过认知疗法治疗后有所好转,该疗法也是世界上治疗焦虑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书作者亚伦·T.贝克和大卫·A.克拉克以认知疗法为核心,提供了大量的方法、案例和练习工具,你将学会如何识别、评估和纠正负面想法,与焦虑对话,重塑自我认知,改变焦虑、恐慌和担忧等令人痛苦的状态,迈向幸福和有意义的生活。
《韩炳哲 · 倦怠社会》
韩炳哲 著
中信出版集团 |见识城邦
否定性的社会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充溢着积极性的社会。从这一范式转移出发,韩炳哲展示了当今社会的病理形态,其中包括抑郁症、注意力缺乏症、过劳症等精神疾病。它们不是传染病,而是梗阻症;不是由否定性的、免疫学上的他者导致,而是源于过量的肯定性。因此,一切免疫学式预防和抵抗措施都失效了。
作者的论述最终以一个社会愿景结束,他有意赋予其一个含有歧义的名称“倦怠社会”。其中,生命变成了生存,生存导向对健康的狂热崇拜,健康带来了疾病和僵死。失去了死亡的否定性,生命自身僵化成为死亡。
《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
波波夫 著
东方出版社
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把“工作倦怠”列入《国际疾病分类》,揭示了一个久被遮蔽的问题:近年来,许多青年人对传统意义上的工作越来越没有热情,而这种倦怠感有逐步扩散的趋势。
本书聚焦于“倦怠”,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报告与研究数据,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经济条件、社会背景、心理因素等,进而对全球范围内存在的各类青年就业问题进行考察,并对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进行探讨:新经济背景下,“工作”被重新定义,工作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否能有效解决倦怠等就业问题?
《朝夕不保的人》
盖伊·斯坦丁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潮汐Tides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推动全球资本主义扩张,一些国家的政府强调通过增加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将风险转嫁给劳动者,让企业得以提高效率、适应国际竞争。
在这股浪潮中,传统工人阶级在20世纪60年代争取而来的稳定就业和社会福利被不断侵蚀,劳动者的工时、薪资、工作地点,甚至工作内容都可以被轻易变更。非正式工或临时工、兼职工作者、自雇职业者、实习生、老年工人、移民工人,甚至高技能的知识或创意劳动者等,都正在沦为朝不保夕的人。他们低薪、收入不稳定、工作临时化、岗位可替代性高、身兼数职、难以提升工作技能,时刻面临失业和就业不足的风险,缺乏稳定的雇佣关系和社会保障,更遑论就劳动者身份建立归属感和集体认同。
本书以朝不保夕群体的恐惧和欲望作为经济思考的核心,剖析该群体崛起的缘由和组成分子的样貌,反思他们为何会听信政治谗言而堕入民粹主义的深渊,并提出要获得应有的自由与安全,基本收入方案可取且必要。
《找到你的活力密码》
迈克尔·布劳斯 斯泰茜·格里菲思 著
华龄出版社|湛庐文化
你累吗?你是否了解这样一个事实:疲劳之所以成为现代人的常态,不仅是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更是因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与身体节奏冲突,却不自觉或不知如何调整?人体就是一节能量电池,只有减少能量损耗,时刻补充能量,才能良好且更有效地运转。
本书是一本从根源上帮助读者缓解疲劳状态、挖掘内在能量的健康生活类图书。读者将在两位作者“睡眠医生”迈克尔·布劳斯与“健身专家”斯泰茜·格里菲思的贴心指导下,通过基础知识的吸纳与单个案例的视角,(1)逐步了解身体的能量从何而来,又如何变化,(2)认识自身天生的运转节奏(与体质类型相对应的代谢类型+睡眠类型),确定专属的充能档案类型(你可能是这10种类型之一:快型狮、中型狮、慢型狮、中型熊、慢型熊、中型狼、慢型狼、快型海豚、中型海豚、慢型海豚),(3)获得为期4周的督导和一张可以在未来长期应用的日程表。ZUI终综合的成果是,能够与自己的DNA合作,重新安排生活,在正确的时机,利用简单易行且不耗时的小事,自然地ZUI大化自己的能量,充分地给身体充能和供能。
《乐业》
川村元气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后浪
本书作者川村元气在世人眼中无疑是事业上的成功者,但不知从何时起,他发现自己也已经深陷于这样的低迷状态中,困惑之下,他决定向业界前辈求教,寻找突破瓶颈、重新出发的力量。
在《乐业》中,川村元气探访了宫崎骏、山田洋次、杉本博司、秋元康、谷川俊太郎、坂本龙一等12 位日本文艺界重磅人物。“和我相同年纪的时候,这些大师都在做些什么?”“在工作中遇到烦恼、感到辛苦的时候,他们是如何跨越过去的?”一段段谈话以此为中心徐徐展开。通过交谈,川村元气发现,大师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不竭动力就是,从经验和失败中得出自己的信念,使工作成为“ 乐业”。
只要以乐享人生为目的进行工作,就能让自己乐在其中,甚至能让人生变得更幸福。而通往“乐业”的途径并不唯一,希望读过本书之后,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想到上班就失眠》
李有林 著
中信出版集团
难搞的同事关系、跑不过房价的工资、毫无成就感的工作内容,每月唯一的期待就是工资到账。现在的你是不是对现实生活疲于应对了呢?如何找到自救方法?答案就在本书中。
一个个感同身受的场景,一个个令人鼻酸的瞬间,超有共鸣的【打工日记】,让周日夜晚不再辗转难眠。本书作者十几年的打工生涯,体验过正式员工、临时工、自由职业者等角色,她写下这本【打工日记】,记录了一个个让人读后感叹“这就是我”的故事,并给出了真挚有用的建议。
互动问题:
你会如何应对“职业倦怠”呢?
上期留言入选读者:
锂氩氢;lin亦xin;孤帆觅渡
(已留言回复)
本期编辑/秦淮 摇滚甜心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界面荐书|你也有“职业倦怠”吗?
界面荐书 | 乌梅子酱为什么这么火?它是口水歌吗?
界面荐书 | 为什么我们爱过情人节?
界面荐书 | 《封神》能否“封神”?
界面荐书 | 理想工作真的存在吗?
界面荐书 | 《狂飙》收官,还有哪些“强欣剂”?
界面荐书 | 我们为什么喜欢昆德拉?
视频荐书|《身体会替你说不》
视频荐书|《唯有书籍》
视频荐书|《美好生活》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7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8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00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