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艺术人物|埃利亚松获日本文化赏,赵丰出掌浙大考古学院
原标题:一周艺术人物|埃利亚松获日本文化赏,赵丰出掌浙大考古学院
近日,日本2023年度世界文化赏颁发,拉脱维亚裔美国艺术家维亚·塞尔敏斯获绘画奖,冰岛裔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获雕塑奖。
在中国浙江,学者赵丰担任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在中国香港,弗兰克·沃尔特举办画廊展;在英国伦敦,陈世英的珠宝展览呈现“时间轮盘”。《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件。
日本|维亚·塞尔敏斯、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和弗朗西斯·凯雷
获日本世界文化赏
据艺术论坛中文网报道,拉脱维亚裔美国艺术家维亚·塞尔敏斯(Vija Celmins)获日本2023年度世界文化赏(Praemium Imperiale Award)绘画奖,冰岛裔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获雕塑奖,布基纳法索裔德国建筑师迪贝多·弗朗西斯·凯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获建筑奖。自1989年成立以来,该国际奖项每年由正仁亲王赞助的日本美术协会颁发,此外还包括戏剧/电影和音乐领域。每位获奖者将获得1500万日元的奖金。
拉脱维亚裔美国艺术家维亚·塞尔敏斯
出生于里加的塞尔敏斯因其“细致入微的自然世界绘画和素描作品将观众吸引进一个不可知的广阔世界,其中蕴含着无可否认的美”而获此殊荣。最近,汉堡美术馆举办了塞尔敏斯与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双人展。
冰岛裔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埃利亚松因其关注环境问题的作品获奖,例如2014年的《冰钟》由巨大的来自格陵兰的冰块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块逐渐融化;同年他还创作了《河床》,180吨灰色的冰岛石块填满四个展厅,并通过软管和水泵将水流引入其中。
布基纳法索裔德国建筑师迪贝多·弗朗西斯·凯雷
克雷的设计以将当地材料用于现代建筑而闻名,例如2017年他为蛇形画廊设计的木制展亭以不同方式应对当地天气。目前他正在设计贝宁国民议会大楼。(整理/畹町)
浙江|学者赵丰
担任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
赵丰
日前,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艺术与考古学院召开干部任命宣布会》,聘任赵丰为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 (聘期至2025年6月)。白谦慎不再担任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职务。
赵丰,男,汉族,1961年8月生,无党派人士,博士研究生,研究员,1984年12月从浙江丝绸工学院丝绸工程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7月中国纺织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赵丰的研究领域为中国丝绸史、纺织品文物鉴定与保护、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此前担任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多年。1991年2月起任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2010年起任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卸任后担任了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
《寻找缭绫:白居易〈缭绫〉诗与唐代丝绸》
不久前的2023年上海书展上,赵丰携其新书《寻找缭绫:白居易〈缭绫〉诗与唐代丝绸》亮相。该书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缭绫,既是一种唐绫品名,也是白居易的唐诗篇名。赵丰从白居易的诗歌出发,结合30多年的思考,一经一纬“织成”这本关于缭绫的书。(文/畹町)
伦敦|艺术家陈世英
个展“时间轮盘”展示五十年创作历程
陈世英
近日,艺术家陈世英个展“时间轮盘(The Wheel of Time)”在伦敦佳士得展出。展览呈现了150件陈世英的珠宝作品及6件钛金属雕塑,其中部分作品为首次公开亮相。这些作品跨越了其五十年的艺术创作历程。
陈世英,1956年生于中国,自16岁起开始从事雕刻创作。在长达五十余年的艺术创作中,他从大自然、哲学和灵性汲取灵感,雕琢出把传统工艺与创新科技相结合的作品。他的创作以材料为重点,涉猎珠宝、雕塑和雕刻等范畴。他是当今少数以钛金属创作色彩绚丽、大型,以及极具复杂性作品的艺术家之一。 其作品也成为波士顿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和北京首都博物馆的馆藏。
展览“时间轮盘”隐喻了陈世英密集的创作过程,以及对细节一丝不苟的专注。他的艺术纳入了中国美学的传统层面,结合了对于所应用材料的尊重、雕刻时所运用的独特技巧,以及创作中所涉及的时间性。
《我还在飞舞——风的故事》胸针
展览中,一大亮点是黑钻肩针雕塑作品“黑色传奇”。该作品主石为世界已知最大的切割黑钻之一,周边缀以银灰色钻石、蓝宝石玻璃、黑玛 瑙、钛金属及世英陶瓷。 另一件“花开见喜”胸针呈现了其最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宛如空灵幻影的蝴蝶,由粉色蓝宝石、蓝宝石、沙弗莱石、钻石、黄钻、珍珠和钛 金属组成。
展览负责人表示,“他尝试了无数的宝石、媒介、风格、美学的创作组合,并以其工艺加以表现。” (文/陆林汉)
香港|弗兰克·沃尔特
画笔下的田园牧歌
弗兰克·沃尔特在他摄影工作室的室外,安提瓜,1990年代 © 弗兰克·沃尔特家族及芭芭拉·帕卡
9月14日,安提瓜艺术家、作家弗兰克·沃尔特的作品个展“田园牧歌”在香港卓纳画廊举办。此次展览也是其在亚洲的首展,由艺术史学家芭芭拉·帕卡策划,她是艺术家的挚友,也是一位致力于其作品研究的学者。
弗兰克·沃尔特(Frank Walter,1926–2009),原名弗朗西斯·阿奇博尔德·温特沃思·沃尔特,1926年出生于安提瓜的霍斯福德山。195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英格兰、苏格兰和联邦德国游历并学习了先进的农业和工业技术。在欧洲期间,沃尔特尝试了各种创造性、艺术性的实践,包括绘画,以及散文、哲思性文字和诗歌的写作。 1961年,他返回加勒比,并且在绘画和写作之外开始了雕塑、摄影和录音的作品创作。
弗兰克·沃尔特,《无题(开着粉红色和白色鲜花的树)》,未标注创作时间 © 肯尼斯·M.·米尔顿画廊 图片由肯尼斯·M.·米尔顿画廊及卓纳画廊提供。
展览呈现了沃尔特的绘画和纸本作品,它们涵盖了各种媒介、风格及形式,包括以宝丽来胶片盒、蚊香盒、速写簿封面的碎片作为背板支撑的作品。其中,一组精选的小尺幅绘画描绘了苏格兰草地,这些都是沃尔特依据自己的记忆所创作,以纪念他1960年在当地度过的时光,以及他对自己曾生活、 游历、想象的诸多地点的看法。
而在一组描绘加勒比风景的作品中,天空显现出薰衣草色、粉色和红色,花朵和树叶层层叠叠,艺术家用海绵般的笔触描绘出了与之同等鲜艳的色彩。偶尔出现的田园风景中有一群群的羊在吃草。数幅风景画的边界由树木或枝杈勾勒而成,它们衬托在画面的两侧,漆黑的树干像取景框那样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入口,让我们由此看到了沃尔特视野中的地平线。展览将展至10月28日。(文/陆林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周艺术人物|埃利亚松获日本文化赏,赵丰出掌浙大考古学院
一周艺术人物|马拉尼获京都奖,关注印度女性与社会困境
一周艺术人物|巴斯奎特展后,奥兰多艺术博物馆换帅
一周艺术人物|王妙莲傅申旧著新出,青年艺术家重构空间
一周艺术人物|菲利波维奇履新,吴颐人展书画陶艺
一周艺术人物|许江的上海远望,皮埃尔·于热的纽约蜜蜂
一周艺术人物|大都会博物馆主席卸任,马赛出任清华美院院长
希腊时代彩陶及普利亚艺术文化特展在南京开展
一周艺术人物|卡普尔“豆子”落地纽约,画家导演莱斯利辞世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发挥专业优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7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61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9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8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04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