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走出去”:译作者的任务
原标题:当代文学“走出去”:译作者的任务
最近,“译作者的任务”——海外翻译家与中国作家对谈在京举办,荷兰籍翻译家施露(Annelous Stiggelbout)、乌克兰籍翻译家卡佳(Kateryna Danylova)与中国作家曹文轩、徐则臣、文珍进行了分享。
会场实况
据悉,本次活动由《十月》杂志主办,是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暨《十月》杂志创刊4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配合2023年北京文化论坛“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年度主题,以文学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推动中国当代文学更好地“走出去”。
在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道路上,有一大批优秀的海外翻译家正在努力劳作。正是通过他们的译介工作,中国当代文学才得以更好地被世界认识和了解,向全球各地的读者呈现出立体而丰富的形象。海外翻译家们与中国当代作家们一起,共同创造和呈现了 “中国当代文学”,让文学到达“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正是“译作者的任务”。
曹文轩
参与本次对谈活动的荷兰籍翻译家施露同时也是2023年北京文化论坛的嘉宾之一。她表示,当自己把一部中文作品翻译成荷兰语时,首先是希望荷兰的读者、她自己的亲戚朋友也可以看得懂,这让她觉得有意义。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她认为,最难翻译的是不同文化中的独特元素,对于译者来说要重新造一个便于异国读者理解的概念,这是一种创意性的工作。她与自己翻译的当代中国作家保持着联络,有时会向被翻译的作家提出问题,以求更好地翻译、理解作品。
乌克兰籍翻译家卡佳表示,没有作家就没有翻译,也就没有译者。卡佳认为,翻译工作能够使一个国家的民众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价值。她介绍了自己关注的中国文学作品,如杨绛的《我们仨》、张莉主编的中国女性文学作品选《暮色与跳舞熊》;并向读者推荐了自己正在翻译的青年作家张天翼的小说《春之盐》,和自己正在阅读的三三、阿乙、西渡等作家、诗人。
曹文轩认为,虽然不同的文明之间有互相较难理解的语境,但会有一种大家共同认定的基本的文学标准。我们需要打开大门,欢迎外国朋友进来,让我们被不同的文明更好地理解,让中国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作家徐则臣表示,译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再造了一个世界。他以中国晚清翻译家林纾为例,尽管林纾不懂外文,采用的是重新整合的翻译方法,但鲁迅、郁达夫等小说家其实都受惠于林纾的翻译,在这个意义上翻译者就是一个创造者。翻译的过程可能会丢掉一部分,但同时也会加一部分东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的那部分其实是译者基于自己的母语所做的创造性的完善。
作家文珍同时也是本场活动的客串主持。她在对谈中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认为翻译者其实扮演了一个骑士的角色,作家的思想和成果就像被自己的母语困住的公主,它在一个城堡里面,等待着翻译者像骑士一样解开母语的束缚,把文学和文明解救出来。她期待施露老师和卡佳老师把更多的中国作者从母语中牵引出来,引进到世界去,引到荷兰,引到乌克兰,引到更广阔的世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当代文学“走出去”:译作者的任务
海外翻译家与中国作家对谈,施露、曹文轩、徐则臣等共议“译作者的任务”
海外翻译家与中国作家对谈 施露、曹文轩、徐则臣等共议“译作者的任务”
中国作家对话海外翻译家:他们创造和呈现了“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名家新作纷纷“走出去”
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第二届中青年作家国际传播高研班成都开班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许金龙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视域 | 回眸中国古代散文法译的百年历程
“江苏文学名家名作”外译项目第二期新书发布
用评论为当代文学刻下年轮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7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8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00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