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为何是李白蜀中生活绕不开的地标?名人大讲堂“李白文化季”9月22日再开讲

原标题:峨眉山为何是李白蜀中生活绕不开的地标?名人大讲堂“李白文化季”9月22日再开讲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穿越历史的时空,来到“诗仙”李白二十四岁那年的秋天,当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他写下这首告别故乡的诗作《峨眉山月歌》。诗中,他描写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晶亮月影,哪怕辗转了上千年的岁月,至今仍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李白。他或是天才的诗仙,或是狂傲的酒徒,或是仗剑走天涯的侠客,或是纵情于山水的旅人……他“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是诗唐天空中最亮的星之一。岁月逝去,当代人们当如何追寻李白为这个世界留下的精神烙印?也许,这场讲座能呈现一个更为真实和全面的李白。

9月22日,“名人大讲堂”将迎来“李白文化季”第二场讲座,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海滨入川开讲,以《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蜀中读书与干谒》为题,带领观众走进李白的蜀中经历,更将解读峨眉山为何成为李白在蜀中生活绕不开的地标。

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海滨(图据受访者)

峨眉山,耸立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包括大峨、二峨等四座大山,山体奇峰挺秀,山中溪流潺潺,再加上云海日出等奇观,赢得了“峨眉天下秀”的赞誉。1996年,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一起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这是四川唯一一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也是中国第三个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经过天地造化的涵养与雕琢,峨眉山呈现出秀、雄、奇、险、幽的自然景观。”海滨说,唐代诗人元稹就曾赞叹:“锦江滑腻蛾眉秀”。明朝名臣周洪谟也曾写下“三峨之秀甲天下”,足见历代名人学士、墨客骚人对峨眉山留下不少咏赞。

但同时海滨也说到,巴蜀之地多秀美山川,不仅有峨眉山,乐山、青城山、岷山也是天下闻名。“李白故里江油也有窦圌山、匡山、乾元山、翠屏山。李白为什么选择峨眉山的秋月,作为故乡的代表呢?”在9月22日的讲座中,海滨将讲述李白的蜀中生活,从其年少时的匡山读书经历,再到他开启人生干谒之旅,并结合峨眉山的历史文化,细细讲来峨眉山对于李白的意义。

据悉,“名人大讲堂”定位为普及性、大众浸入式的知识讲坛,力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传承活动品牌,自2018年至今,已邀请多位名家围绕四川历史名人和传统文化优势资源,解读中华文化巴蜀因子的独特魅力。2022年名人大讲堂迎来全面升级,首次设置“主题季”,并于2023年9月正式迎来“李白文化季”的启航。

同时,海滨长期潜心于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与推广,其著作《西域文化与唐诗之路》近期由中华书局出版,其系列讲座《李白的诗旅人生》近日由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完成。这次入川讲李白,海滨将会有怎样的奇思妙语,令人期待。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峨眉山为何是李白蜀中生活绕不开的地标?名人大讲堂“李白文化季”9月22日再开讲
名人大讲堂“李白文化季”首场讲座今日开讲
“诗仙”李白有着怎样的蜀乡情结?名人大讲堂“李白文化季”首场明日开启
张一南对话传习志愿者:遇到挫折学李白 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名人大讲堂
作家祝勇谈李白:李白的孤独是形而上的,是哲学性的|名人大讲堂·观点
浙江大学教授胡可先谈李白:抒情性让李白诗歌更直击心灵|名人大讲堂·观点
名人大讲堂“杜甫文化季”首场开讲
名人大讲堂“杜甫文化季”首场讲座今日开启
胡可先教授草堂讲杜甫 观众:诗圣关注他人心怀天下|名人大讲堂·杜甫季
杜诗何以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超230万网友走进名人大讲堂“杜甫文化季”

网址: 峨眉山为何是李白蜀中生活绕不开的地标?名人大讲堂“李白文化季”9月22日再开讲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535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