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进京》首演专家研讨会召开

原标题:京剧《进京》首演专家研讨会召开

9月17日上午,京剧《进京》首演专家研讨会在南京市演艺集团会议室举办。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理论家仲呈祥,中国剧协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戏曲现代戏学会会长,著名戏剧理论家季国平,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文化部优秀专家,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也,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著名剧作家罗怀臻,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研究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资深戏曲评论家汪人元等学者专家参加研讨会。

南京市京剧团团长、《进京》制作人王珏主持本次会议,介绍了出席本次研讨会的领导专家及主创团队。他表示,2018年年底,电影《进京城》上映后,就对此剧产生了改编的想法,当天就向胡玫导演打了电话,沟通改编事宜,后来与北京联盟影业公司进行了版权合作,从那时起,南京市京剧团为此精心准备、缜密创作、搭建团队,已经有5年的时间。如今《进京》首次呈现在舞台上,接受专家评委和观众的检验。

本剧导演、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博导卢昂表示,京剧历史对他而言非常有吸引力。此剧是对徽班进京时代的人物进行真实的写照,不刻意拔高。比如汪长生,他经历了一番成长的过程,又如岳九给自己扎三针登台演戏,要让乾隆皇帝看到花部的真玩意儿,一定要演出真正的艺术。他介绍到,“京剧的新编戏,多以老生、花脸角色为主,但是我们讨论之后,还是决定用武生为主角,展示唱念做打的魅力。希望《进京》表现出京剧的价值,更希望现代年轻人能由此喜欢上京剧。”

南京市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一级调研员冯雯兰表示,多年来南京市委宣传部非常重视精品创作,每年都会做创作专项主题研究,确定剧目。今年《进京》入选了南京市重大文化艺术项目,这个故事特别优秀,十分有意义。

仲呈祥认为,京剧《进京》体现了“五个突出特性”:一,延续性。如汪长生要拜九爷为师,他要延续徽班的血脉。二,创新性。京剧腔调有“高拨子”,作曲朱绍玉老师首次在京剧中运用“花拨子”。一切创新都是建立在各艺术平等交流基础上,在历史的长河中,京剧诞生是规律使然。三,统一性。京剧善于整合,兼收并蓄。四,包容性。屠洪刚唱的主题歌,有流行歌的因素,年轻人非常喜欢。五,和平性。《进京》以文化为主题,是讲文化的交融、整合、创新,而非打、杀、斗的主题,极有现实意义。

季国平认为,京剧《进京》品相很好,作品是京剧,剧情又是徽班进京,讲述京剧的前世尘缘,再现200多年前的历史,作曲朱绍玉老师非常优秀,剧中徽班唱的曲调,融合了扬州花部乱弹等丰富多样的音乐。《进京》表现徽班艺人艰辛历程、进京献艺,写了两代人的故事,汪长生向岳九学习,传承感非常鲜明。凤格格这个角色,她帮着春台班穿针引线,是汪长生的知音,她对汪长生的崇拜,让苦涩的、艰辛的艺人生涯,多了一丝浪漫。

马也认为,《进京》的优点在于塑造了一批鲜活的徽班艺人,尤其是岳九和汪长生,相当成功。表现出江苏大运河对于徽班进京的重大意义,以及扬州当时处于华夏东部十字大交插地带的重要地位。编、导、演和音乐可圈可点,朱绍玉老师作曲功底非常深厚,这一稿的剧本相当不错。

罗怀臻赞赏京剧《进京》是近十年来江苏最好的作品之一,是当今中国原创京剧最好的作品之一。《进京》的意义在于其文学性有剧作家对徽班进京的理解深度。京剧诞生是民间与宫廷相互交融的结果,《进京》正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戏剧》杂志主编、一级编审,戏剧评论家罗松;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副主编、一级编审、戏剧评论家武丹丹;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叶金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研究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资深戏曲评论家汪人元;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等都对《进京》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表示了肯定。

京剧《进京》改编自邹静之电影剧本《进京城》,由江苏艺术基金资助、南京市京剧团出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王菲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京剧《进京》首演专家研讨会召开
大型音舞诗画昆剧《曹雪芹》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广交天下》研讨会召开,专家肯定该剧完成度高、有广东特色
《进京》演京剧人自己的故事
现代京剧《忠魂》在沈首演
宁海平调传承发展研讨会召开
河曲民歌音诗画《大河长歌》舞台剧研讨会在京召开
成都大学天府文化研究院召开“三国文化海外推广新书研讨会”
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首次聚焦京剧名家
范墩子长篇小说《抒情时代》研讨会召开

网址: 京剧《进京》首演专家研讨会召开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593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