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诗人|熊东遨:诗人要有忧患意识

原标题:对话诗人|熊东遨:诗人要有忧患意识

对话诗人|熊东遨:诗人要有忧患意识

“语言是变化的,有些字词古人能用,我们不能用,比如说女性的自称‘妾’、皇帝的‘寡人’‘朕’等,只能在艺术中、剧本中存在,如果写到诗歌里面就不行。”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湖南诗词协会副会长熊东遨说。

9月22日下午,以“传承创新:新旧体诗的百年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诗歌节诗歌研讨会在郑州图书馆举办。会上,熊东遨以“传统诗词的时代精神要素”为主题,发表了看法。

熊东遨认为,新诗和旧诗不是对立的,如果有观念的对立,那是新诗作者和旧体诗作者的不了解。“海水可以养鱼,河水也能养鱼,养出来都是鱼,哪有好不好呢?只有厨师加工手艺的高下。”他说道。

在熊东遨看来,写诗有五个要素。第一要写时代的新生事物,第二要用时代的语言,第三要有时代的气息,第四要表现时代的真实面目,第五要反映时代的诉求。

“当代人写诗要让人感觉到今天的诗词是当代人写的,且必须是真实的。不管是新诗、旧诗,都要反映这个时代真实的面貌。”熊东遨表示。

他同时强调,最后一个要素是最关键的,即诗人要有忧患意识,“比如唐朝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都表达了那个时代大部分人的诉求。”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张晓璐 许怡童 文/图)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诗人熊焱:写诗是为了抵达孤独
诗人熊焱:写诗是为了抵达孤独|封面专访
诗人韩东:有些探索我还没有完成
赵振江:大诗人要有大胸怀、大格局、大境界
对话诗人|张鲜明:郑州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高地
对话诗人|高昌:当代诗词要创造和记录历史
对话诗人|武皓:为读者创作更多、更好的当代诗歌
对话诗人|王计兵:网络推动诗歌走向全民化
鲁奖诗人韩东:写作需有一点“混不吝”的态度
阔别20年折返中短篇小说写作现场 诗人韩东:在语言上不给读者制造阅读障碍

网址: 对话诗人|熊东遨:诗人要有忧患意识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672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