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保护鸟儿,鸟儿在治愈我们”
原标题:“我们在保护鸟儿,鸟儿在治愈我们”
编者按:人这辈子,总会跟某种东西结缘。他们,与候鸟结缘。地处哀牢山腹地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马街镇植被茂密,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白露为始,成千上万只候鸟在这里补充完能量后,继续翩翩南迁。在关乎候鸟种群生存与繁衍的重要迁徙通道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可始终不遗余力,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回头看,他们把工作干着干着,“不小心”就干成了事业。从他们的故事里,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为守护自然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而不遗余力的云南。这几日,我们用点笔墨,讲讲他们和候鸟的故事。
秋日里,来到马街镇,四周的群山披着葱茏的绿色,白得晃眼的云彩像一团团新棉絮,悠悠地在湛蓝如水的天空“玩耍”。
彝族姑娘何季泽的老家就在这里。早年前,像一只离巢的小鸟,她走出大山丰满羽翅;数年后,扇动着有力的翅膀,她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详细点说,何季泽的家在马街镇唐家村委会改板山村,在当地有名的“打雀山”脚下(“雀”在当地是鸟的意思)。在她印象里,小时候村里人生活条件艰苦,村里没通公路,出行全靠人背马驮。因为大山阻隔,大伙的思想眼界也被阻隔——每天早出晚归,用汗水赚点钱养家糊口,只为让儿女们不致于缺吃少穿。
9月23日是马街街天,何季泽和同事摆摊宣传。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在当时,村民们谈论山外的事,就像山外的人谈论国外的事一样新鲜。打鸟吃鸟,也是被大山阻隔的村民们常谈论的事。
在何季泽记忆里,小时候,每年白露节气过后,大伙会把竹竿砍了抬回家,在院场里生堆火,把竹竿架在火上烤,借火的张力把原本弯的竹竿舞直。这些竹竿,当地人俗称“打雀竿”“打核桃杆”。
“打雀竿”用来干嘛?用来打迁徙的候鸟呗!
“打鸟前,村民们会特别关注天气情况。”何季泽说:“气温骤降或雨停起雾的夜晚,是候鸟集中迁徙通过的时候,每当这时候,村民们邀约起来,带上火把或手电筒,再带上‘打雀竿’上山打鸟。”
“‘打雀山’上有好几个雀塘,到雀塘后,生堆火或是用汽灯,鸟见到光亮就来了。”何季泽说,自己那时不懂事,最开心的事就是早上起床后看到大人带着从山上打回来的鸟,经常激动地要帮忙清理鸟毛,遇到好看的鸟毛还会小心翼翼地收藏。
鸟儿不笨,看着同伴们被抓,它们绕路“走”。慢慢地,每年白露节气过后,迁徙的鸟儿越来越少。
何季泽到村里开展爱鸟护鸟知识宣传。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何季泽上学后,一切慢慢改变。通过党委政府的引导、学校的教育,她和同学们慢慢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山里的鸟不能打。回家后,何季泽又把老师教的讲给父母听。父母听女儿说着,心里一阵感动,嘴里喃喃道:“姑娘长大了!”
一个孩子后面是一个家庭。孩子教育好了,大人的观念跟着转变。当地党委政府深谙“爱鸟护鸟从孩子抓起”的“土”道理,在重要节点,工作人员常会进入校园宣传。
再后来,立志要飞出大山的何季泽梦想成真,到山外求学。期间,每次回到家乡,山里人的生活现状让她难过。这种朴素的乡亲意识,使她内心升腾起某种庄严的责任感。她打算毕业后考回家乡,为家乡发展做点贡献。
2013年9月,何季泽如愿考回家乡工作。这些年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家乡通了公路,通了网络,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她心里高兴。
更让何季泽欣慰的是,经过各届党委政府接续努力,老百姓保护候鸟的意识越来越高。她说,为守护绿水青山,不影响候鸟迁徙,改板山村的老百姓大多从山脚迁到公路沿线,“打雀山”猎捕候鸟也成为过去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何季泽(左)和同事向村民宣传护鸟知识。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何季泽也尽心尽力为保护候鸟出力。她参与制定当地的候鸟保护实施方案,落实落细各项保护措施;还与镇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对辖区范围内的候鸟迁徙通道、停歇地进行巡护,对宾馆、餐馆、山货收购点等重点场所进行检查;常入户走访,引导老百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大伙爱鸟护鸟的自觉性。
如今在马街,候鸟及其他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已有效建立,昔日上山打鸟的小径已被郁郁葱葱的林木及野花覆盖,曾经的“打雀山”也变成了“护鸟山”。“每次在山林里,就算心情不好,只要听到鸟儿鸣叫,心情也会好转。”何季泽颇为感慨地说:“我们在保护鸟儿的同时,鸟儿其实也在治愈我们。”
今年9月,是何季泽回乡工作的第十年,她已不是刚离巢的小鸟,已经在风雨中有过历练。正好赶上镇里举办哀牢山护鸟节活动,作为基层工作者,何季泽说自己和同事将以此次护鸟节为媒,持续营造人人爱鸟护鸟的舆论氛围,守好哀牢山的绿水青山,护好千年鸟道,让候鸟成为马街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生态名片。
此时天渐渐暗下来,不远处的林子里,各种树木缀满了嫩绿的叶子,晚风和树叶在谈心,发出一些人所不能理解的细微声响……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我们在保护鸟儿,鸟儿在治愈我们”
鸟儿是飞翔的火焰
鸟儿是飞翔的火焰|书评
春天鸟儿的对话(短笛)
大自然如何“治愈”我们?
大自然如何“治愈”我们?人文社推“博物”系列三书
天暖鸟回春已归 这些鸟儿你认识吗丨图集
看三本博物类书籍,让自然治愈我们
我们到底能不能期待在一段关系中治愈自己?
这场演唱会我们天天听,却没注意主角是谁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