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年少看不上刘姥姥,中年才懂刘姥姥的智慧高不可攀
原标题:红楼梦:年少看不上刘姥姥,中年才懂刘姥姥的智慧高不可攀
曹雪芹展开《红楼梦》这部大戏,是从刘姥姥这个人物作为立足点的,说荣国府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挑出芥豆之微的刘姥姥,由此展开去。很多读者以窥探好奇之心看两个极端阶层的互动,颇能满足人们的窥探心理。
刘姥姥和荣国府的往来是《红楼梦》里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小说主线之一,八十回前刘姥姥到过荣国府两次,根据巧姐的判词和脂批,读者得知,刘姥姥还有三进荣国府,救出了贾巧姐,为彻底毁灭的贾家保留了最后的体面。刘姥姥不仅仅是重要,她三次和荣国府的往来中,可以温暖和慰藉读者的,是现实苟且中一个农妇顽强生命的绽放,她的力量不仅仅是温暖了凤姐和巧姐,也温暖了读者几百年。刘姥姥,我们初读红楼时常常耻笑她、看不上她,但是,当你真的懂了刘姥姥,你会从内心升腾起对这个老人的无限敬意,会明白刘姥姥可能是《红楼梦》智慧最高的人,中年之后,对她的理解会更深透一些。
刘姥姥三次进荣国府,三次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三次都给出了为人的经典示范。
第一次:饥寒之下的“打秋风”作为王家的穷亲戚,王狗儿是想得到王家救济的,但他怕被王家看不起,怕被拒绝,一家人面临冻饿而死的威胁,他第一不是去思考怎么解决问题,而是将自己的脸面放在第一位,他的岳母刘姥姥劝他:京城遍地都是钱,就看你会不会捡。看女婿解决不了问题,她领上小外孙板儿,直接进城奔王夫人而来,。
刘姥姥来打秋风,从她内心来说,她是来捡钱的,她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绝大多数的人不一样,她认为,京城富贵地,那个钱怎么捡,取决于一个人怎么去做,她刘姥姥虽说一介村妇老妪,但她也能链接到财富。刘姥姥的认知和执行力,不仅远高于她的女婿,也远高于贾府,贾府是靠祖宗的福荫过活的,贾府里没有人认为能获得多少社会财富能脱离开当下客观的阶级壁垒,显然,刘姥姥不是,她有开拓性。
目标就是获得生存下去的银子,所以,刘姥姥看似拘谨慌张,但她一切语言和行动都是为目的服务,见不到王夫人,但能见到管家奶奶王熙凤,开口就是“今儿带着你侄儿……”,不管怎么样,以前联过宗这是客观事实,这还真是你侄儿,连周瑞家的都觉得你还敢和二奶奶这样攀亲!刘姥姥就说自己家马上要吃不上饭了,这个冬天度不过去了,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断不会到府上来给姑奶奶丢人现眼,当听到凤姐说“大有大的难处时”,刘姥姥说了一句“您老儿拔根汗毛,比我们的腰都粗。”话是粗,但理是这么个理。
王夫人、凤姐看不起这穷亲戚是真的,但人既然来了,施舍够这家子人过冬的口粮是必须的,这个面子或者说情分并不在刘姥姥,而是王夫人之父、凤姐之祖父的面子,毕竟这亲是老人家亲自定下的,穷亲戚固然已经毫无价值,但事得认,其实只要刘姥姥正常发挥就可以了,她自己也懂两家没有任何的对等性,因此,被周瑞家的鄙视的“你侄儿……”,还真没有问题,你不舒服是一回事,起不起作用是另一回事儿。这就是明白人看问题,王狗儿就太没有历练,更不懂人情了。
凤姐送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一吊钱,刘姥姥开局非常的成功。这有多少呢?凤姐月银4两,小姐们月银2两,相当于凤姐五个月的零花钱,小姐们十个月的零花钱。
可以和甄士隐家做个比较,甄家当初富甲一方,没几年就妻离子散、穷困潦倒。从上往下滑是太容易了,但从底层往上跃,你必须做对许多事才可以,做对的前提是看明白,贾府也是不明白的,因为小说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体现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第二次:高质量情绪价值换来的小康王熙凤救济的二十两银子,刘姥姥在周济好家里的口粮外,至少有相当部分做了再生产的投入,证据就是来年秋天,刘姥姥背了一满口袋的新鲜瓜菜来荣府报恩了,老年的刘姥姥背着沉笨的东西走那么远的路,这是真感恩,是施恩者最乐见的知恩图报,所以凤姐才会说这件事,贾母才会知道有个刘姥姥,继而有了刘姥姥和贾府更深的缘分。从下向上社交,唯有一字:真诚,耍不得心眼儿,刘姥姥非常懂真正的人情。
刘姥姥在荣国府住的几日,她不停地给予贾家贵眷们情绪价值,她讲的“吃斋供佛”的故事在满足贾母王夫人的心理需求,她瞎诹一个茗玉小姐的故事一下就让宝玉发了建庙塑像的念头,她讲的笑话让荣国府的太太奶奶小姐妹发出从未有过的欢笑,她为凤姐的女儿取了最适宜的名字,她劳动者接地气的鲜活令沉闷的贵族女眷们也同样见了不一样的世面。他带给荣国府的是全新的人生态度,尽管有薛宝钗的冷眼旁观,有妙玉的嫌弃,但更难搞的王熙凤从内心接纳了刘姥姥,同时赢得了平儿和鸳鸯的尊重,就连老太太,都觉得和她蛮有共同语言。
这一趟,刘姥姥收获了更多的财富,现银子至少有一百零八两,刘姥姥家想要快速实现小康,钱,正是她急需的。而刘姥姥带给荣国府的欢笑,也恰是荣国府稀少的,彼此都给予了对方最需要的东西,双方各得其所、宾主尽欢。刘姥姥可不是毫无打算,他说:“把你们逗笑了,就值钱。”看看,这个老太太多么的老练通达。
《红楼梦》描写的是末世景象,曹雪芹说“千红一窟、万艳同悲”,越美好越悲惨;说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无论是甄家、贾家、林家、贾雨村等等,最后都是大厦倾,总之,全部走向毁灭,没有上升的路,没有前进的路,更没有希望之路。但这一规律在刘姥姥身上失灵了,她得二十两银子时,不但解决了全家的肚子,还扩大再生产,当她获得一百两银子时,没有多长的时间,她就进入了相对富裕的阶层了,证据就是她竟然有能力可以巧姐从赎身了。
所有人都在划向深渊,似乎只有刘姥姥成了那个例外,曹雪芹是格外青睐这个农妇吗?其实不是,是刘姥姥一直在做对的人、对的事,她滑稽的外表下永远清醒,她能抓住每一次机会,甚至她可以创造机会,她一直前进并稳健。
王夫人赠银并令人转述给她的话:“去做个小买卖或者置几亩地,别再投亲靠友了。”
王夫人是一个看不得美好的人,自然是一个向下滑的人,她认为自己可以指导刘姥姥,不过出于自己阶层的傲慢,刘姥姥原本是冲着她而来,事实上王夫人也是对她帮助最大的,但是,与刘姥姥密切互动的,是凤姐、贾母、平儿、鸳鸯和宝玉,她和王夫人自始至终连句对话也没有,同时没有任何交集的,还有薛姨妈和薛宝钗。为什么呢?曹雪芹如此安排,是想体现一种鸿沟,完全无法沟通的鸿沟,但刘姥姥当然是那个最清醒的人。
刘姥姥已经做足了准备,在贾府败落之际,在人人唯恐避之不及时,在狠舅奸兄的荼毒之下,在大伯母李纨的冷漠中,贾巧姐面临着人生的巨大危机,幸而她娘亲当初的善念,救了刘姥姥,也是救了自己的女儿,在《红楼梦》凄惨一片的大结局里,给了读者最后的温暖和慰藉。
年少时,我们常常看不上刘姥姥,只有经历人生洗礼之后,才会懂得,刘姥姥才有着高不可攀的大智慧。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图片来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红楼梦:年少看不上刘姥姥,中年才懂刘姥姥的智慧高不可攀
《红楼梦》:曾以为刘姥姥只是丑角,后来才读懂“中年人的悲哀”
《红楼梦》刘姥姥:大智若愚,才是人生最通透的活法
《红楼梦》赢家刘姥姥:贵人帮不帮你,取决于你如何表现三个素质
《红楼梦》中刘姥姥与贾母的对话,看似拉家常实则句句蕴含深意
王熙凤一见刘姥姥,傲慢;二见刘姥姥,感情升华,为什么?(1)
红楼梦:刘姥姥和贾母的真实关系,藏在二人同喝的那杯茶中
王熙凤为人奸诈精明,目高于顶,为何会看得起一贫如洗的刘姥姥?
刘姥姥: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刘姥姥一个乡野村妇,为什么能敲开贵族贾府的大门?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