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非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琴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春英:斫古琴 传妙音

原标题:常州非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琴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春英:斫古琴 传妙音

素炉焚香,清音悠扬。每日静坐抚琴,是盛春英调心神、养心性的良方。

与琴为伴,平日里,常州经开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琴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盛春英,都会在常州经开区横林镇镇西村中杨路旁的工作室抚琴、斫琴,极尽风雅之意。

工作室内,十余把古琴陈列墙面,这些都是盛春英亲手制作或淘来的“宝贝”。“这些琴的音色各不相同,每一把都独一无二。”轻抚着颇具收藏意义的古琴,盛春英说道。

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琴棋书画中的琴即古琴,是历代文人必修的乐器。古琴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唐代以前,琴人自己做琴,到了唐代,有工匠专业做琴,宋代则出现了官方的古琴制作机构——官琴局。如今,传统文化全面复兴,斫琴之道广为人知。

“我的曾祖父最喜欢钻研器乐,尤喜古琴,会教我们弹琴及斫琴技巧,我从小就感兴趣。耳濡目染之下,学会了听琴辨音。”一直以来,盛春英都对古琴有着独特的情感,受限于条件和精力,未能系统学习古琴制作技艺,直至送女儿学习古筝之时,心中重燃热情,从此一发不可收——

打磨好的木胚

上世纪90年代,因工作原因途经武汉,盛春英经友人介绍,到山中琴坊定制并学习制作古琴,系统了解古琴制作的流程;后随诸城派第六代、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茅毅先生学习古琴制作技艺,得其悉心指导和点拨,精进了古琴制作技艺。一直以来,盛春英或独自潜心或与“琴友”一道,跑遍全国各地学习斫琴,并购置大量书籍,翻阅资料,充实理论知识。

古琴制作包含选材、选造型、挖槽、校音、合板等上百道工序,3年才能做出一把琴。一把好琴不仅需要好材料,还需反复调试、加工。盛春英会到山中上百年的老房子里寻觅纹理顺直、清松脆滑的杉木,手工开挖槽腹,经无数次调试后合琴,再选用大山深处老漆农的无异味生漆,配比天然的鹿角霜调制灰胎,多次上灰胎,来回打磨平整。

斫琴技术复杂繁琐,对制琴师是很大的考验。但在盛春英看来,细心、严谨才能做出上好的古琴,这个过程满是乐趣,“一拿起工具,我常会做到半夜,感觉不到时间流逝。”

盛春英弹奏古琴

与此同时,家人的全力支持是盛春英圆古琴制作梦的重要支撑。“丈夫是模具方面的行家,常会在我开挖槽腹时开玩笑说,这与开模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给我提建议。女儿也会在我遇见‘合眼缘’的古琴时支持我收藏。”盛春英说。

有样学样,盛春英5岁的外孙女也跟着弹奏古琴,看着外婆在工作室里做些“大玩具”。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古琴及其制作技艺,如今,盛春英每周到横林镇、洛阳镇、常州市区等地公益授课,带领爱好者共品古琴魅力;在市区的东坡公园抱月堂内,盛春英还会组织古琴学习研究和成品展示等。

拥有“自由灵魂”,盛春英鼓励身边每一位古琴爱好者:“岁月长,浮生短,学习没有早晚。与古琴相伴,修身养性,岂不美哉?”作者单位:常州经开区横林镇 作者:王芳冰 周洁茹 徐芊卉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线上演奏、展示制作工艺,非遗传承人通过抖音电商让更多人听懂古琴
数千年古琴找到现代“知音”
西安古琴断纹髹漆技艺传承人蔡伟艺:用直播打赏反哺古琴推广
《广陵清音-扬州市青年琴人古琴演奏专辑》分享发布会成功举办
【图集】从木头到古琴“80”后古琴制技传承人袁旭:用巧手塑造弦上灵魂
金秋品古琴,海淀区图书馆举办古琴综合文化展览
余音绕梁 《太古遗音》——古琴巡回音乐会在京上演古琴名曲盛宴
恭王府非遗演出季开幕 将献上五场古琴和四场昆曲演出
“左琴右书、弦音雅意——古琴综合文化展览”在海淀区图书馆举办
《琴史·综议》:古琴之美在何处?

网址: 常州非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琴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春英:斫古琴 传妙音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848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