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漫读丨好的人生:知深浅、明得失、懂进退

原标题:正观漫读丨好的人生:知深浅、明得失、懂进退

正观漫读丨好的人生:知深浅、明得失、懂进退

点击收听音频

“人贵自知,辨物居方。”自知,对每个人而言都很宝贵,它能让人明辨事物本质,看清人生真相。

当一个人认清了自己的能力、处境和位置,便能收获顺遂如意的人生。

知深浅

孔子曾说:“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人这一生如在河中游泳,要知道深浅。盲目自高自大,忘了自己的能力,就会面临溺水的危险。

曾国藩说:“我现在虽然侥幸有了些许成就,但也不敢自诩为有本领,更不敢自以为是。”

年轻时,曾国藩也曾骄傲自满过,他常夸耀自己的诗歌,自诩文采可以与韩愈、柳宗元并肩。

但没想到,在考取秀才时,他先是多次落榜,最后考中时,成绩也是排在末名,这让他一度受挫。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曾国藩渐渐领悟到了谦逊的道理。

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我常常看到那些喜欢夸耀自己的人,因为猎取名誉而受到别人的嘲笑。”

不高估自己,不低估他人,知道自己是谁,更知道该做什么,不断精进自己,才能稳步前行。

越是有大才能、大成就的人,越是诚恳谦卑,于己能自省提升,于人能收获助力。

知深浅,守初心,人生就会平顺丰盈。

明得失

庄子有言:“得而不喜,失而不忧。”一个人的处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只看到眼前的好坏,陷于大悲大喜中,往往会在自我折磨中,迷失自我。

人生,本就是一边失去,一边得到的过程。有时,失去也未尝不是一种得到。与其纠结于过去的得失,倒不如放平心态,过好生活。

宋代有一财主,背着一大袋金子乘船赶路。不料,潮水来袭,掀起了大风大浪。

此时,他的船已行驶到了河水中央,眼看风浪即将要打翻小船,船夫赶紧让他扔掉那袋沉重的金子,抓住船沿保命。

可他仍一意孤行,不听劝告,还是紧紧抱着那袋金子不放手,最终,一个大浪打来,财主与金子一起沉入了河中。

有时候,太执着于一件事,结果往往是舍本逐末。过度在意得失,想要得到的更多,失去的也就更多。

活得通透的人,往往能正确看待得失,不受外界影响,沉浸于自己的一整场人生。

太看重得失,是给自己堵路;不计较得失,就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心态平和了,方能站在人生的至高点上,把问题想明白,把处境看清楚。格局大了,路就顺了。

明得失,能随缘,人生就会越来越好。

懂进退

王安石曾说:“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意思是说,人要如浮云一般,懂得审时度势,当施展才能时全力出击,该退居二线时果断回归。

唯有认清自己的位置,顺势而为,才能避开灾祸,赢得福缘。

田豫是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善于领兵,治乱有方,威名远涉鲜卑、匈奴。后来,田豫出任并州刺史,在他的治理之下,并州百姓安居乐业,边境之上胡汉两族相安无事。

待到田豫年过七十时,他多次以年老体衰为由上书请辞,想让位给年轻人。太傅司马懿却始终不允,他十分看重田豫,认为他虽然年老,但体魄强健,可堪大任。

田豫一思量,果断再次上书。他这样写道:“年纪已经七十岁而占据着官位,犹如滴漏已经漏尽,钟声已响完,而黑夜却还没有结束,这是罪人啊。”之后,朝廷拜他为太中大夫,仍领取九卿的俸禄。

《礼记》有言:“进退有度,左右有局。”好的人生,懂得进退,不一味争强斗狠、贪慕名利,就不容易惹祸上身。

年纪越大,就越懂得身份、地位等身外之物,不过都是过眼云烟,生活终归要回到宁静纯粹的模样。

该让时让,该退时退,不仅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通透广阔的人生格局。懂进退,远灾祸,人生就会福运绵延。

知深浅,始终守住初心;明得失,凡事看淡随缘;懂进退,尽量远离祸患。

余生,愿你我多看看世界和他人,多反省修正自己,便会遇见最有福的人生。

(来源 民生周刊微信公众号 主播 王嘉莹 制作 王宜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正观漫读丨人生最好的状态:知理、知趣、知足
正观漫读丨人生三把钥匙:自信、自省、自律
正观漫读丨人生,一半努力,一半随缘
正观漫读|心态对了,人生的路就宽了
正观漫读丨日常即殿宇
正观漫读丨轻舟已过万重山
正观漫读丨晴耕雨读
正观漫读丨每一个早晨都值得醒来
正观漫读|人生难得有清明
正观漫读丨给关系松绑

网址: 正观漫读丨好的人生:知深浅、明得失、懂进退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2874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