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两代非遗传承人:以“瓷”为媒 促中外文明交流

原标题:(杭州亚运会)两代非遗传承人:以“瓷”为媒 促中外文明交流

中新社杭州10月7日电 (王潇婧)釉色粉青莹润,冰裂纹片无一雷同,集绘画、瓷艺、雕刻于一身,呈现胎釉特色的艺术内涵,寓意对杭州亚运会的美好祝愿……在亚运村技术官员村的文化小屋内,一面青瓷作品墙静谧又吸睛,27件亚运精神和传统瓷艺相得益彰的作品,仿佛在诉说穿越古今的悠悠宋韵。

在杭州亚运村技术官员村的文化小屋里,一面青瓷作品墙尽显中华优秀传统手工技艺之美。 受访者叶佳星供图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

南宋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制作工艺上,南宋官窑瓷既继承了北宋汴京、河南等地名瓷的釉质浑厚,又吸纳了南方越窑、龙泉窑等名窑的釉面莹润、造型精巧。北艺南技的结合,创造出中国青瓷史的巅峰。2007年,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致公党杭州市萧山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叶佳星介绍,其父亲叶国珍是一位新加坡归侨,55年来致力于研究传承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为献礼杭州亚运会,父女二人用两年时间,专门烧制了一系列蕴含亚运元素的青瓷作品。

南宋官窑以“粉青釉色、冰裂纹片、紫口铁足、薄胎厚釉”四大特色闻名于世,由于制瓷原料特殊,烧造工艺难度大。

“17种原料配方,经过72道工序,道道不容出错,2000多次烧制实验,那是最少的。烧窑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严谨的科学和工艺。”在叶国珍看来,南宋官窑反映出当时宫廷御瓷崇尚古风、追寻礼道的礼器文化内涵,烧制过程宛如“寻根”之旅,以传统文化复刻历史,而复刻的目的不在求古,更在于传承和创新。

图为涉亚人员体验碎瓷拼贴。 受访者叶佳星供图

文明的交流,活动是最好的载体。素坯彩绘、碎瓷拼贴、瓷器修复……杭州亚运会期间,来自八方的中外友人,通过观展和沉浸式体验,亲手制作各具特色的瓷艺作品,“零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诗画浙江的人文底蕴。

“瓷器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南宋官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尼泊尔随队官员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此次杭州亚运会之行会成为他了解中华文化的开始。(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Z世代”国际青年对话“洋景漂”:以瓷为媒促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汝瓷牵手亚运会!杭州2022亚运会汝瓷作品《龙凤对瓶》全球首发
以汉剧为媒 促闽粤交流
“两夹弦”非遗传承人侯彦丽:以地方戏传承促乡村文化振兴
大丰非遗亮相江苏青年技能周,两位非遗传承人大展工匠精神
浙江非遗匠人“组团”助力创新传承 提升地方文化品位
我为亚运来|丝绸画缋 摹亚运长卷
揭秘杭州亚运会颁奖物资制作:最年长匠人年逾六旬
文学大咖论道尼山:推动文明交流 如何“以文为桥” ?
让非遗传承人“富起来”,才能让非遗传承“活起来”

网址: (杭州亚运会)两代非遗传承人:以“瓷”为媒 促中外文明交流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108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