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董继宁做客长江讲坛:“爱”“真善美”与艺术相伴相随

原标题:著名画家董继宁做客长江讲坛:“爱”“真善美”与艺术相伴相随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谢宁

10月7日,长江讲坛邀请到湖北省美术院原院长、著名山水画家董继宁教授做客长江讲坛,为读者们分享了《中国画创作的意境追求和审美理想》,带领大家在诗情画意的审美追求中品味人生。

讲座现场除了长江讲坛的忠实读者外,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和楚才学院百余名大学生也参与了本次讲座。

现场听众通过观看专题片《大写湖北人》,了解到董继宁教授的艺术历程:自十八岁学画起勤恳努力、笔耕不辍,立志“为祖国山河立传”。历经数十载,董继宁教授始终不忘初心,心系天下,情系故土,积毕生心力建设董继宁美术馆,并无偿捐献给当地政府,让更多老百姓接触到艺术、欣赏艺术、享受艺术。整场讲座,线上线下共计近万名听友和绘画爱好者聆听讲座并与主讲人进行互动交流。

讲座中,董继宁教授先梳理了中国画创作的思维方法和必备的基本素养,在欣赏绘画作品的同时,揭示万事万物都有其规律可循的道理;后通过将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考相结合,向大家讲述艺术创作的思路和过程。

“人类的一切文化艺术活动,都是以引领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为终极关怀的。”董继宁教授从文化艺术的终极关怀谈起,认为当代艺术家仍然应该将有志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目标。而后,董继宁教授对艺术创作、意境、美学、理想几个概念作了深入阐释。

董继宁教授提出,“艺术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但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在论述“美学”概念中,他通过美学原理告诉我们:“美在审美关系当中才能存在,它既离不开审美主体,又有依赖于审美客体。美是精神领域抽象物的再现,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

随后董继宁教授分享了中国画创作中“三个必备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表现能力的训练与掌握,建议大家要走进生活、了解对象,从观察中获取灵感和对客体的准确认识;进入角色、心灵感应,准确把握和记忆事物要点和特征;研究技法、抒发情感,在扎实的材料和技法之上表达真实情感。

董继宁教授通过长期创作实践凝练出其对生命的思考和创作的追求的一般规律。他指出,爱是生、死的意义赖以存在的土壤,由生活中阐发的情感能够生发出优秀的文艺作品。董继宁教授总结道:“真,是我对深邃艺术思想的渴求;善,是我对高尚艺术伦理的倾慕;美,是我对纯粹艺术形式的追寻”。

讲座在鲜花与掌声中落下帷幕。意犹未尽的听众们有序上台与董继宁教授交流,请他签名、合影留念,气氛活跃。此次讲座,让众多非艺术专业的读者朋友们也了解到了中国山水画创作与作品的面貌和欣赏方法,反响热烈。

讲座之前,董继宁教授将其所著绘画艺术作品集赠送给湖北省图书馆收藏。

(图片由湖北省图书馆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10月长江讲坛将推出四场讲座,董继宁、严锋、丁援、熊召政分享文化与艺术
作家杨清茨做客长江讲坛,分享紫砂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水运宪做客湘图讲坛 和读者一同探寻《戴花》的前世今生
天一文化讲坛:河南阅读推广先行者
紫金艺术讲坛再启,王珮瑜:京剧其实很好玩
世界读书日|水运宪做客湘城讲坛:从《戴花》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李雪芮吧 奥运冠军李雪芮做客重庆理工大学两江讲坛
月是故乡明,全省公共图书馆举行400余场阅读活动与读者共度书香佳节
长沙博物馆湘城讲坛举办“走近湘绣”讲座
易小荷、袁凌做客湘图讲坛:从《盐镇》透视当代非虚构写作

网址: 著名画家董继宁做客长江讲坛:“爱”“真善美”与艺术相伴相随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162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