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就是十几年!槐荫区美里湖街道新沙村有这样一个“明星戏团”
原标题:一唱就是十几年!槐荫区美里湖街道新沙村有这样一个“明星戏团”
鲁网10月11日讯“头戴着一顶俊巾帽,身穿着一件可体蓝衫,腰系着丝绦手拿着扇,云袜镶鞋二足穿……”10月11日下午,在槐荫区美里湖街道新沙村,美里湖艺友吕剧社团的演员们正在表演传统吕剧《井台会》,亲切优美的唱腔,引来了观众的阵阵叫好。
“今天是礼拜三,我们每周一、三、五都有演出,主要就是为村民们表演。”团长魏宝庆说道,“我们团唱了十几年了,成员都是村民,村民唱给村民听,图的就是一个乐呵。”
吕剧是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谈起吕剧,魏宝庆便打开了话匣子。“我今年69岁了,从小就喜欢听吕剧,听着听着,自己便开始学着唱。一开始是一小段一小段地唱,唱熟了以后再唱小段就不过瘾了,就开始学整本戏。”魏宝庆说,“唱戏这个事是真‘上瘾’!村里喜欢唱戏的朋友也都有这个感觉,后来索性就自己搭台自己唱,我们这个社团也就逐步成立起来。”
魏宝庆一边说,一边拉着记者逛了逛他们的道具间。“别看我们地方不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边是我们的演出服装,对面放的是我们的乐器,有二胡、坠子琴、中阮等。”跟随着魏宝庆的介绍,记者来到了房间一角的大箱子前,魏宝庆自豪地说:“这些是戏本,是我们多年积攒下来的。有的是看到好戏就复印下来,有的直接就是手抄,所以你看啥样的都有。”打开箱子,记者看到这些戏本虽看似杂乱,但分门别类存放有序,而且每本都用胶带仔仔细细地封好了边,以防纸张受损。戏本里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字迹隽秀工整,“这里面涵盖了7个全本的整戏和上百个吕剧选段,是我们压箱底儿的宝贝儿啊。”提起他的戏本,老魏笑眯了眼。
正采访着,随着外面掌声雷动,《井台会》的演出结束了,成员们陆续走了进来。他们有的卸妆,有的收琴,一会的功夫便收拾完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坐一起聊起了家常。今年77岁的王乃润首先挑起了话头,“我是来社团比较早,在这呆了二十多年了。十七八岁的时候,我就演吕剧,当时唱的都是一些经典老戏,比如《王小儿赶脚儿》《三拉房》等,当时宝庆还在台下看我唱戏呢!”听到成员王乃润的话,魏宝庆笑着点了点头。王乃润说:“我们那时候都是出去打零工,赚了钱以后回社团置办道具,除了上班就是唱戏。你说辛苦吧,我们不觉得,大家凑在一起唱,特别开心。”
“我和王大姐不一样,我一开始一点都不喜欢吕剧。”魏宝庆的爱人魏兰英接过了话茬,“那时候老魏出去唱戏,回来还得拉着我给我讲,把我烦的呀!可你说神奇不,老魏天天讲天天说,我耳朵里也灌满了吕剧,逐渐也就产生了兴趣,后来我就跟着他一块加入了社团,这一唱就是十几年。”
听着成员们的话,魏宝庆很有感触。“我加入社团也快二十年了。一开始没几个人,就是大家一起玩。但吕剧是咱山东戏,用咱山东方言唱,唱的都是一些小故事,唱词也都是大白话,大家一听就懂。所以慢慢乡亲们也都加入进来,大家凑一起可热闹了。”魏宝庆说,“每年春季夏季的时候,我们就在小清河边上唱,到了秋冬两季,天气冷了,我们就搬进室内演。有的时候赶上刮风下雨,我们没法演出,观众们都打听,‘咋还不来呢’。”
每周三天,坚持了十几年,对于民间戏团来说很不容易,大家不会觉得累吗?面对这个问题,魏宝庆的回答简洁有力:“只要喜欢就不累!”他说,每次演出,算上前期化妆、布景、搭台和后期收拾整理,怎么也得三四个小时,“就像刚才这场《井台会》,我们一开场,就听到了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大家立马就精神了,我们唱的就很轻松很快乐。我们喜欢唱,大家喜欢听,这就值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丰富的娱乐方式对传统戏曲产生了一定冲击。艺友吕剧社团还能唱多久?对这个问题,魏宝庆特别乐观:“都说科技的发展影响了传统戏曲,我不同意。原来我们请老师来教,得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一句一句地学,现在大家用手机上网,搜出戏曲视频来,在家自己就能学了,实际上是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另外,我们也向专业团体学习,不同程度更新了戏本,在守住传统根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创新。”魏宝庆说,现在社团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成员们年纪都大了,为此他把侄女魏环拉了进来,已经着手培养第三批成员了,“吕剧是咱们山东戏,乡村就是我们表演的舞台。我们和观众都是乡里乡亲,只要大伙爱看,我们就会一直演下去!”
如今,艺友吕剧社团已小有名气,成为了当地的“明星戏团”,每次演出都吸引了周边村民前来观看,尤其是春夏季在小清河边演的时候,二三百人前来看戏,里三层外三层把戏台都围了起来,场面特别热烈。“有时候观众看到我们唱的时间长了,就为我们买来矿泉水,有时候麦克风电池不够用了,也给我们买电池。”魏宝庆说道,“一瓶水一节电池,虽然没多少钱,但对我们来说,这就是观众的认可,这样的口碑,比任何奖杯都来的珍贵!”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盐城亭湖东亭湖街道联办“书香亭湖·巾帼阅美”活动
观湖街道两个分会场和一个活动点启动 在传承和发展中打造特色文化IP
人人爱读书 到处有好书 书香成为槐荫最美“味道”
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街道开展“莲湖故事青年说”系列活动
“那么美、这么近,这里最槐荫” 2023槐荫之夏系列广场文化活动 庆七一文艺晚会精彩纷呈
欢喜迎新春文艺送万家-乐清市石帆街道“浙里红”石榴家园开展新春系列活动
盐城东亭湖街道举办全民阅读主题活动
听村歌故事 唱共富未来
留住乡愁,用地名续写苏州吴中横泾暖村新篇
艺术 | 中国散文学会与山东菏泽牡丹区大杨湖村“结对帮建”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7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61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9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8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04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