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曲《长江》10月7日晚成功上演

原标题:交响曲《长江》10月7日晚成功上演

浩浩长江,源远流长。长江,中国第一大河,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古老的文明,诞生了无数的传说。10月7日晚,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创排演出的交响曲《长江》作为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大型音乐作品会演剧目在扬州市音乐厅上演,奏响了长江的波澜壮阔。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邱国明为交响曲《长江》撰写了精彩的音乐评论。

当晚的演出由优秀青年指挥家柴昊夫执棒,集结了杨帆、张巍、张艺馨、黄凯然、郑阳五位优秀作曲家,优秀古琴演奏家艾鹏飞、优秀青年男中音歌唱家仝濛、青年竹笛演奏员张嘉豪倾情加盟。

交响曲《长江》由五个篇章组成,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篇章主题,涵盖了长江之发源流域、历史人文、生态植被、精神传承、家园守望。《巨川》是源流与无限的交响,音乐整体至柔又强韧,水容万涓,脉流绵然;《江之土》是大地与根脉的交响,灵动的旋律中融入了埙这门古老的乐器,远古的声音与现代的乐器交相辉映,风起尘落,土沃地厚,万物泯然;《锵锵》是风骨与铸就的交响,弦乐加上钢琴透露着无形的能量,男中音吟唱着《楚辞》的沧浪歌,赴行屹立,金石为开,壮怀慨然;《枯荣》是万物与共生的交响,古琴协奏以琴化人,以琴喻人,充分挖掘了古琴这一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的演奏技法与音韵样态,叶生花开,木高林茂,草木欣然;《光之灵》是烈火与传承的交响,雄浑的打击乐彰显长江之壮阔,水与火的意象交融,历史与现代的激烈碰撞,燃烧淬炼,火尽薪传,涅槃焕然。五大篇章,既有开阖舒张之抒情,又有民生民情之故事,既有地理地貌之刻写,又有历史学术思考,从而开创长江主题大型音乐作品的全景性和时代性。

“我们想要创排‘长江’这个题材也是谋划很久,此前交响乐团已经创排了《大运河》《大江南》这两部作品,我们想将这样的题材延续下去,”据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团长王志强介绍,在与作曲家杨帆和文学创作乔卫多次的交谈后,确定了“长江”这个主题。

如何让交响曲《长江》在众多长江文艺作品题材中脱颖而出?杨帆说道:“在‘长江’这个创作命题中予以艺术表达与创新展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甚至是‘难题’。在经历过无数次思索与深入采风后,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由细微现宏观,由生命解哲思:即水生万物,水蕴五行。长江之水源水流,以及林木生灵、土地沃野、人脉文脉乃至屹立千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都是由江河之水而生,绵延不绝。”五位作曲家根据自身的创作特点分别依托金木水火土的底蕴与意象入手,在遵循交响乐表达方式的基础上,辅以不同的音乐形态进行潜心而求深的创作,在交响曲《长江》中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前所未有的音乐体验!用交响乐来呈现长江,感觉十分恰当又新奇。还有一些中国乐器的加入,很惊喜,”现场一位扬州市民在演出结束后表达了对《长江》的喜爱。

正如文学撰稿乔卫对于作品的介绍,这是一首万物与共生的交响。与天,与地,与万物共生和鸣,通过两组不同色彩的和声转化,在枯荣间品世间冷暖,看万物沉浮。以“长江”为主题核心的艺术创作因博大精深而永无止境,这也是中国艺术家的使命与信念。王志强表示,当晚的演出是交响曲《长江》的首演,还需不断打磨修改,相信在今后不久,《长江》将继续奏响,延续华夏文明的生生不息。

通讯员:汤晓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陶善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交响曲《长江》10月7日晚成功上演
10月长江讲坛将推出四场讲座,董继宁、严锋、丁援、熊召政分享文化与艺术
描绘吴越秀美山川 民族交响曲《水阔山海间》在沪上演
艺术 | 奏响跨越千年的声音 合唱交响曲《大运河》在京上演
张艺执棒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上海爱乐音乐季收官
“命运交响曲”响彻津门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5日在陕西西安开幕
_新华日报_2023年10月14日2
当长江遇见交响乐,这场音乐会奏出青山艺术DNA
澎湃的长江之歌在山河间回响——长江合唱大会开幕式侧记

网址: 交响曲《长江》10月7日晚成功上演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302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