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漫读丨君子近庖厨

原标题:正观漫读丨君子近庖厨

正观漫读丨君子近庖厨

点击收听音频

“君子远庖厨”是孟子说过的话,之前一知半解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孟老夫子的意思是:“大男人应该做大事,远离厨房。”

也确实有不少不爱做饭的男人,以此为借口,冠冕堂皇地不踏入厨房、逃避劳动,虽然他们也没有做成过什么大事。

但其实,“君子远庖厨”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上》,原文为:“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句话的背景是,齐宣王问孟子如何称霸天下,孟子认为要施行仁政。“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君子远庖厨”是因为不舍得杀生,于心不忍,是君子重仁德的一种“不得已才远离厨房”的表现啊!并不是男人下厨房了就不是君子了,就没有出息了。相反,男人如果经常做饭,且不杀生那才是真君子呢!

前面说的这些,是因为我今天想表达自己的一个观点——"君子近庖厨”,也就是说,好男人应该会做饭,而且应该做得好。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会做的饭仅限于下方便面、鸡蛋炒米等,简单而难吃。好几次试着炒菜,不是切菜环节割破了手,就是炒菜环节炒糊了锅,成为事故现场。为了自保,我不再尝试;为了安全,妻子不再用我。

从来都是形势逼人。我真正意识到做饭的重要性,开始认真研究并积极实践,是在三年新冠疫情期间。这期间,大家都经历了多次封控;这期间,食材变得异常珍贵。在不能经常外出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食材做出比较可口的一日三餐,是当务之急,因为那种时候人的心情很容易不好,如果再吃不好,那就糟糕透顶了。

前年的夏天,上大学的女儿暑假放学在家,又开始了管控。妻子还能早出晚归,骑着电动车上下班。我的工作性质是守着电脑,传稿子、改稿子、更新状态,单位为了防疫需要,也允许居家办公。

于是,我居家一项很重要的使命,就是给妻子做早饭,给女儿做午饭。晚饭随意。

我的厨艺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搜索百度查菜谱研究制作方法,把家里屯的和冰箱里放的菜科学合理地消化掉。

热锅凉油、葱蒜爆香、青菜叶子和菜帮要分开并且有下锅顺序、肉切好后用生粉和老抽拌好炒着会更嫩……

那段时间,真的练出了几道拿手菜,也明白了,其实家务活儿非常辛苦,却显不出功劳。

能让妻子赶早上班时不是饥肠辘辘,让女儿吃我做的大米炒菜和捞面条心满意足,我挺有成就感的。

后来,我跟一位中医杨大夫出去游玩,发现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擅长书法,心灵手巧,特别是做得一手好菜。因为游玩期间住的民宿,可以自备食材用老板的炉灶自己做饭,那几天见识了他的高超技艺,无论是擀面条、包饺子还是炒荤菜、素菜甚至是烧烤,都手到擒来,色香味俱全。那趟旅途,我跟他学会了一道虎皮辣椒,至今仍是家里的保留菜品。

无论是特殊时期,还是平常岁月,家里有这样一个会做饭的男主人,必然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笃定:能够亲手烹饪美食的人,才是真正热爱生活的人。能把饭做好的人,不仅是注重亲情的人,也是做任何事情都会尽善尽美的人。

《舌尖里的中国》的解说词中说:“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在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在看似普通的沟通陪伴中,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就是人生百味。”

君子近庖厨,家庭多幸福。所谓一生一世,其实就在一日三餐。

(主播 汤般若 制作 王宜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正观漫读丨君子近庖厨
正观漫读丨轻舟已过万重山
正观漫读丨晴耕雨读
正观漫读丨日常即殿宇
正观漫读丨幸福不止一种模样
正观漫读丨人生三把钥匙:自信、自省、自律
正观漫读丨给关系松绑
正观漫读丨人生,一半努力,一半随缘
正观漫读丨人生最好的状态:知理、知趣、知足
正观漫读丨每一个早晨都值得醒来

网址: 正观漫读丨君子近庖厨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397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