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IN节气 | 重阳遇霜降,登高感受古人的文学气场

原标题:非遗IN节气 | 重阳遇霜降,登高感受古人的文学气场

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又称“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奇数)之“极”,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月、日均属最大阳数,所以叫“重阳”或“重九”;又因“九”“久”谐音,古人认为这一天“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据研究,重阳登高源于山岳崇拜,宴饮源于庆贺丰收,所以自古以来,社会广泛形成登高远眺、秋游观景、吟咏骋怀、佩插茱萸、亲朋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如今,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重阳节为研究传统节日文化顺应时代发展提供了典型个案,有天时(秋高气爽)、人和(敬老)之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气。

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意思是说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出品 | 搜狐文化

图文 | Kean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张大千《重阳登高图》忆的是山东济南的兄弟
非遗IN节气·立夏 | 古人的仪式感除了“换装”,还要“吃冰”
霜降诗句文案: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非遗IN节气·小满 | 小得盈满,节气里的东方哲学
黄埔香江砺剑冬夏令营: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今年霜降有啥不同?今年是“霜降日落后,干到立冬头”,啥意思?
非遗IN节气·秋分 | 邂逅杭州亚运会,“潮涌”中的秋分有多绝美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重阳节主题系列活动
非遗IN节气·芒种 | 煮酒别花神,农耕故事里忙里偷闲的浪漫
非遗IN节气·白露 | 入秋养生配方“十样白”,教你如何吃“白食”

网址: 非遗IN节气 | 重阳遇霜降,登高感受古人的文学气场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444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