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动申城 | 丝路颂歌在沪奏响 世界艺术指针拨至“上海时间”

原标题:艺动申城 | 丝路颂歌在沪奏响 世界艺术指针拨至“上海时间”

央广网上海10月20日消息(记者林馥榆)作为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演出,10月19日,由上海交响乐团与上海博物馆联袂打造的交响诗篇《丝路颂》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演。音乐总监余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携大提琴演奏家王健、笙演奏家吴彤及上海民族乐团的多位演奏家联袂献演。

10月19日,由上海交响乐团与上海博物馆联袂打造的交响诗篇《丝路颂》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演(央广网发 蔡晴 摄)

据了解,《丝路颂》的创意来自总策划人——上海市文旅局局长方世忠,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任监制,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党委书记汤世芬,上海市文旅局副局长萧烨璎,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担任制作人。

作品分为“求索”“梦寻”“和合”3个篇章,精选中国作曲家赵麟、朱践耳、俞极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丝路主题作品《度》《丝路梦寻》《丝路颂》,呈现中国音乐人对丝路精神的诚挚感触和多样表达。

三代中国作曲家薪火相传,3部丝路主题作品“载梦远航”。五线谱上的跃动音符,向世人娓娓诉说着丝绸之路上闪耀的文明之光。

赵麟创作的大提琴与笙双协奏曲《度》,取材自《大唐西域记》,从不同角度演绎了玄奘取经的艰难与坚韧。低沉浑厚的大提琴代表着人性,是玄奘感受的呈现;清远悠扬的笙则更像是一种“天外来音”,代表了玄奘追求的“佛”。两件乐器相互对话、碰撞,将乐曲推向高潮。

《丝路梦寻》是著名作曲家朱践耳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此间上演的管弦乐版本巧妙融入了中国民族乐器笙、巴乌、筝、琵琶和二胡。朱践耳曾于上世纪80年代深入新疆采风生活一个月,也曾到访敦煌和西安,对西域音乐及舞蹈题材十分感兴趣。他以西域地区传统音乐中多种不同调式和独有元素为蓝本进行创作,谱写的音乐或潇洒,或朴实,或婉转,或豪放,以此象征丝绸之路上的八方来客。

10月19日,由上海交响乐团与上海博物馆联袂打造的交响诗篇《丝路颂》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演(央广网发 蔡晴 摄)

青年作曲家、指挥家俞极创作的交响套曲《丝路颂》完满了第三篇章“和合”。全曲三个乐章、两个音乐主题,表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心手相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壮举,描绘了“多元文化相通共融”的精神和共建美好地球家园的图景。

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阔别3年后重新回归。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推出77台演出项目和众多展览活动,预计将吸引600万人次观众参与。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圆桌论坛也在19日举行。众多联盟机构成员汇聚上海,签署共筑文化艺术新丝路的《上海共识》,发出了“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筑文化艺术新丝路”的倡议。据介绍,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发起成立于2017年,目前已有49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家艺术机构加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艺动申城 | 共鉴世界艺术精粹 共筑文化艺术丝路 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
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归来 世界艺术指针拨到上海时间
近20国艺术精品在沪展出 描绘“艺海丝路”
展会信息 | 世界艺术的“上海时间”——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倒计时!
共鉴世界艺术精粹,共筑文化艺术丝路——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即将盛大开幕
交响诗篇《丝路颂》在上海奏响
沪喀两地艺术家携手演绎 《国乐咏中华》奏响大美中华篇章
拥抱艺术的春天 “上海之春”开幕演出奏响《复兴的大地》
“春之声”回荡“艺术天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奏响回归序曲
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拉开帷幕

网址: 艺动申城 | 丝路颂歌在沪奏响 世界艺术指针拨至“上海时间”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488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