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带我逃课,我带父亲翘班
原标题:父亲带我逃课,我带父亲翘班
说到父亲——
费翔说,人年轻的时候最不感兴趣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余华说,父亲的脸沉下来时,我的肚子就会疼起来。阎连科说,是我,缩短了父亲的生命。
……
每个人与父亲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
著名小说家张大春与父亲的故事在中式传统父子关系中又显得格外独特。
父亲说,多年父子成兄弟,现在大春是我哥。张大春则说,父亲非常寂寞,把生命中最强烈的感情都给了我。
张大春将这段如兄弟般的父子关系写在了《聆听父亲》中,以最真诚的字句写下了关于父亲的点滴。
点击小程序可购买
父亲带我逃课,我带父亲翘班
01
“多年父子成兄弟,
现在大春是我哥”
张大春最为人熟知的称号是“文学顽童”:
张大春与总爱来捣乱的“高丽菜”(来自张大春社交主页)
他爱在写书时玩儿:
写《大唐李白》,偏要选取每个人都能聊上几句的李白,用洋洋洒洒三卷本告诉世人“诗仙一点儿都不浪漫”;
写近代市井风云《城邦暴力团》,重现近代的武林、侠义、江湖、绿林,处处细节来源可考,但处处又都是虚构;
还有别出心裁的《少年大头春的生活周记》,以童稚口吻道出大人世界故意忽略的道理,“大多数人的良心被狗吃了,所以狗比较有良心”,金句频出,让人爆笑。
还爱跨界玩儿:
出演侯孝贤的《悲情城市》,戏称“《悲情城市》能在电影史上留多久,我那很有演技的后脑勺就能留多久”;
为周华健专辑《江湖》作词,一首歌400字的歌词里藏着20多个文学历史典故。
这样的张大春让莫言惊呼是个“极有天分、不驯、好玩得不得了的作家”。
而若读了《聆听父亲》,你将发现这个老顽童的父亲,他的有趣程度可不输张大春。
△
点击图片可购买
张大春从小在父亲膝头听三国水浒西游记长大。
每天晚饭过后,父亲就会朝着书柜走去,假装找不到书,嘴里念叨着“书呢”或“关云长哪儿去了”“你看见孙悟空去哪儿了吗”。
这个游戏像是每次说书前的仪式,父子俩乐此不疲地配合了数年。
有时候,故事说得太长,母亲上前劝说“明天再说吧”。父亲则说“那不成,唐僧还在锅里煮着呢,到明天就焖熟了”。有时候,故事在最精彩的时候结束,孩子总是吵着要听下一回。但父亲基本不会服软。
由此,说故事的记忆,成了张大春成长的底色,以至于他一直以为,倘若不能像父亲那样跟孩子说一晚上足以让他在梦中回味的故事,就不算尽到了做父亲的义务。
在这样的父亲陪伴下,张大春的童年也有些不同寻常。
有次他在学校打架,正罚着站,墙外传来一声“春儿”。他远远看到父亲骑着那辆28寸自行车,车前杠子上放着两杆网球拍,喊他拿上书包跟他走。父亲骑车载着他说,“学校叫我来带你逃个学”,还说“打球可以解决打人的问题”。
关于这件事,多年后儿子再次提起,“你记不记得,在我念初中二年级时,你带我逃过学”。父亲说,“恐怕不是这样吧,是你带我逃了半天班”。
父亲还曾说“多年父子成兄弟,现在大春是我哥”,在这段父子如兄弟的关系中,少年的自由天性得到了父亲的爱护与保留。
源自张大春受访视频
02
这是父亲嘲笑我的方式
父亲好像有一种特异功能,对任何事都能以一种开玩笑的方式回应过去。
开得好的时候,能开解孩子的心结。
张大春因为数学太差,估摸着考不上大学。父亲说,不考就不考,就算你一辈子不念大学,我将来退了休还有终身俸,可以养你几年。儿子说,这倒不必了。父亲说,你也用不着客气,咱们自己人。
但父亲的开玩笑,有时也是开涮。
张大春有次数学考试(不错,又是数学)一题都答不出来,交了白卷,拿回去给父亲签字。父亲笑说:哎呦这考得好,在哪儿签都可以。用张大春自己的话来说,这是父亲嘲笑他的方式。
在旁人看来,这种回应是有趣。但在想要得到正经回应的孩子眼中,这种回应则成了回避——中式家庭里经典的“不好好说话”。
上小学前,张大春偶然间发现喝水后躺在床上翻身,肚子里会有水声,就告诉父亲:我胃里有奇怪的声音。父亲回:你长得蛮齐全,还有个胃啊!
孩童自认新奇的发现无处分享。
张大春在采访中聊起父亲
《聆听父亲》中,张大春用细腻的笔触细数一个个小插曲:
有时,父亲像和自己一般大的少年,一起翘班逃课,一起胡说八道;
有时,他又变成稍稍年长的前辈,总能编排出一些俏皮话,化解孩子的苦恼;
有时,他又还是个父亲,笨拙地摸索如何与孩子认真对话。
03
我大概是要死了,
可也想不起要跟你交代些什么,
你说糟糕不糟糕?
1997年除夕夜, 76岁的父亲意外摔倒,被送往医院。
父亲说:我大概是要死了。可也想不起要跟你交代些什么,你说糟糕不糟糕?
这一摔,父亲再也没能独力站起来,只能偶尔拄着助行器勉强走到浴室。
张大春用莲蓬头冲洗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几近全秃的顶门、多皱褶且布满寿斑的脖颈和脸颊、长了颗腺瘤的肩膀、松皮垂软的胸部和腹部、残留着枣红色神经性疱疹斑痕的背脊。
流水声中,父亲低声叹气“连洗个澡也要求人,老天爷罚我哦”。
张大春想起,这个老人在摔跤之前几乎就没在家里洗过澡。他的澡都是在球场的浴室洗的,在那散发着泥腥味的红土球场边上。张大春还记得他在球场浴室里吧嗒吧嗒大肥皂、哗啦哗啦冲水、呼啊呼啊吆喝着的样子。
而现在,这具健康的躯体在摔跤损伤一束比牙签还细的神经之后,每天的生活只剩下了三件事:睡眠、饮食和排泄。
一天,父亲见窗外有人走过,扭头便把助行器一扔,说“再走也走不出屋去”,仿佛直接断绝了与世界的联系。
这种断绝,让张大春对父亲感到陌生,似乎需要重新寻找一下,他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源自张大春受访视频
04
关于父亲,
我们知道的其实很少很少
“父母这一辈人的生命历程,极少通盘摊在子女面前。所以对于子女而言,父母就是个黑洞。”
哪怕与父亲亲密如兄弟,张大春回忆父亲时想到的片段大都是“作为父亲的父亲”。
父亲自己,那个名叫张启京的男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张大春从小听父亲说到大的一句话是,“我父亲很不喜欢我的,你知道罢。”
父亲是第七个儿子,在千盼万盼要个女儿的大春爷爷眼里,这个又黑、又大,鼻子又扁的丑儿子简直是多余的。
9岁那年,父亲跟着一朵落入水沟的石榴花跑了好几里地,最后来到一条小清河边,纵身跃入清澈见底的河水。他未作多想,只是想要离开那个家,离开那个总是嫌弃自己的父亲。跳下去的刹那,他感受到一个还不懂得意思的词:自由。
随着眼前的泡泡越来越多,他才想起来,自己根本不会游泳。
这次追花落河是他第一次尝试逃离,但绝不是最后一次。
原来,父亲也曾是个追求自由的年轻人。
多年后,他“成功”离家了,最终与老家隔海相望。
但结果是,他在异乡一遍又一遍地对着妻儿讲述老家的一切。那是一个有着五大院落、几百口人丁的大家族,从清末到国共内战的百年间,几代人在炮声和弹孔的缝隙间存活,最终散落于海峡两岸。
曾经的他想尽办法离家,如今最想的却是回家。
数年后,父亲摔跤躺在病床上。为了让他多动脑说话,张大春时常主动聊起父亲最爱讲的老家故事。
聊着聊着,话语编织成文字,张大春动笔开始写《聆听父亲》,试图寻找那个“成为父亲之前的父亲”。
他一边写一边给父亲看。
△
点击图片可购买
这个横跨多地和多个时代的故事,用莫言的话说“怎么也写成七八十万字”,但张大春用浓缩的11万字“把莫言应该写110万字的东西写出来了”。
等到《聆听父亲》全书完成,父亲已经病重,无法阅读这本关于自己的书。
“当我把这本书出版的消息告诉他后,他也不关心。他指了指身边水果盘中的那个橘子,大概是想要吃橘子,我就赶快给他剥。对于一个垂垂老矣的人而言,书算什么东西呢?”
点击图片可购买
▽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严晓星:漫谈金庸|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徐新对话刘成|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8)|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谢辰生口述》 |《袍哥》| 《年羹尧之死》| 《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旧影新说明孝陵》|《光与真的旅途》|《悲伤的力量》|《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传奇中的大唐》| 《理解媒介》|《单向度的人》|《陪京首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骆驼祥子》 |《朱雀》 |《死水微澜》|《通往父亲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乡土中国》 |《白鹿原》|《冯至文存》|《在城望乡》 |《海阔天空》 |《遗产的旅行》| 《城堡》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了不起的盖茨比》 |《南京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湖中之云》|《社会变革的棱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我的父亲
我的泥瓦匠父亲
汤唯带老公回浙江老家,为父亲庆祝80岁生日
《我的县长父亲》获奖遭删除,暴露舆论偏见
章莹颖父亲:开始直播带货,也是为了维持生活
女儿带男同事见家长,父亲当场吓懵
跨越山海的思念│ 我将对父亲的思念洒向田野
父亲曾是我心头拔不掉的那根刺,直到他去世......
父亲这本书
父亲不幸患癌,女儿放弃治疗,带其外出旅游:开心过好每一天!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